2017山大日记: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与者 李宜瑶

发布时间:2017/04/26 00:45:15   点击:  

4月25日 星期天 晴
  临床医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终于落下帷幕,在这个2个月考10门的时期,已经大四的我还是选择了参与这次比赛。因为它使我在进行专业抉择的时期静下心来好好规划了自己接下来的路径,所以我真的很感激这个机会。
  MBTI性格测验是国际很流行的一个职业性格评估工具,有四个维度共计八个方面,我的测试结果我偏向于内向-感觉-情感-判断也就是ISFJ类型,可以叫守卫者或者保护者,适合从事有使命感的职业,例如医生、社会慈善。客观来讲这是一类利他主义者,善良,对相信的人和事慷慨而富有激情。
  在选择了临床医学这个专业以后,从一开始的我能当医生,变成我能当临床医生,学术研究员,大学教师等等,能选择的职业并不止于一项。但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是我最初的理想,更具体地来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儿科医生。
  在前三年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当中,最喜欢的两段经历是加入奇迹风帆赴乐陵花园镇中学支教,以及作为班级志愿服务队队员参与齐鲁医院儿童病房服务。
  在齐鲁医院的儿童病房服务中,我陪伴的孩子是一名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她的母亲带她从德州来济南看病,在每次犯紫癜严重的时候,孩子的母亲说小女孩都会疼得在地上打滚,但在我和她的交流中,她对自己患病的痛苦并没有在意,我和另一位同学一起为她编造了一个以巴拉拉小魔仙为背景的故事,说这个病是魔仙堡女王给你的测试来考验你的,你一定要好好听话,相信它一定能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魔仙。孩子听得很认真,我们临走的时候非常舍不得我们。从那时起,我对学龄前期生病的孩子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生命力更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与患儿、患儿家属沟通的良好技巧。
  提到儿科,“紧缺”“儿科荒”“流失”这几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从16年开始,新闻相继报道儿科医生紧缺,随之而来的是大医院儿科急诊停诊等影响。响应国家政策,各大高校也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儿科学的本科生。我国的现状是,儿科医生缺口巨大,16年的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表明现在的缺口高达8万人。
  这个很容易理解,由于儿科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一个孩子生病可以影响一个家庭甚至多个几个家庭,儿科的医患矛盾可能较其他科室更尖锐。但这始终是小部分,并且医患矛盾这个命题在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之下,一定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所以在我的职业选择中,这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
  最后评委问我,现在儿科的就业环境这么差,薪酬不高,你在选择踏上的这条路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不同的阻力,即使是这样,也会坚持吗?我的回答是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初心啊,如果不能如愿以偿,也愿意为周围孩子们的生命负责,让他们能有我的地方,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自己可以坚毅朝前看,坚定往前走,痴心不悔最初的理想。

【作者:临床医学院 2013级 李宜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