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笑林大会工作人员 郑绍健

发布时间:2017/05/07 10:18:38   点击:  

5月6日 星期六 晴

  下午五点,我匆匆一溜小跑奔向笑林大会决赛的现场——邵逸夫科技馆报告厅,只见横幅海报早已招贴完毕,工作人员和演员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负责音乐、视频的同学指尖在电脑键盘上飞快地跳动;到剧组的同学们正在笔记上圈点道具的位置和数量,并不时抬头讨论;负责抽奖入场券的同学也正在认真地裁剪和装订;负责现场和音响灯光设备的同学也各司其职,迎宾的同学想必也做好了检票的工作,严阵以待。
  六点观众开始入场,看到观众席渐渐密集的人影,心里真的是特别感动,俗话都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真的很是有道理,对于一场演出的组织者和工作人员来说,观众的捧场和认可,就是莫大的激励和鼓舞了吧。
  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数九寒天冷风嗖,转年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本是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要说愁,就说愁,说一段绕口令名字就叫十八愁……”伴随着清脆的竹板叩击之声,彭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快板书《十八愁绕口令》,只见他身着皂色大褂,双手持定竹板空中挥舞,神采飞扬,字正腔圆,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彩。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第二个节目是相声《八扇屏》,是由四位选手为大家表演的。郑学长以自己稳健的台风把观众迅速带入了节目之中,捧哏的商同学也是张弛有度地量活,而胡、祁、郑三位的“贯口”介绍了“小孩子”周瑜、“浑人”楚霸王项羽、“莽撞人”张飞的事迹,观众一边为演员的功底喝彩、鼓掌,一边细品着相声经典的韵味。
  “疯牛牌羊驼奶,好好喝Yeah!”相声剧《拍广告》讲的是一个广告导演为公司老板千金找搭档拍广告的故事。“周导演”对“杜千金”极尽逢迎之能事,而对“张同学”动辄不容分说大加斥责;杜同学也成功塑造出了一个我行我素、时而天真时而不配合的“千金”角色。拍摄过程一次又一次重复,粉墨登场的“张同学”被迫一连实打实地灌下几大杯“羊驼奶”。想必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儿声中,包括的既有对节目的肯定,也有对他们努力付出和那股“拼劲儿”的感动和心疼吧。
  接下来是唇枪舌剑,妙语连珠的《趣辩》,主席宣布辩题是“男女生究竟谁更幸福”,正反双方分别代表“男生更幸福”“女生更幸福”而慷慨陈词。在言语的激烈交锋当中,融入了贴近同学生活的校园元素,让现场观众鼓掌不已。
  “高,也高不了多少,也就是那么,一丢丢。”对口相声《高人一头的人》由刘、单组合带来。逗哏那种处处想“高人一头”的神态可谓“顾盼神飞”;而捧哏更是不甘示弱,从容地把握着节目的节奏,对“处处想高人一头”的捧哏的态度由谦和转向不耐烦,最后甚至咬牙切齿放狠话,逼迫逗哏让步。二人合作真是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两头鱼没有驴……”小品《同学会》的角色共三个:“彬哥”、“殷老师”和服务员。参加同学会欲显摆一把的土豪“彬哥”却因为孩子上学的事儿,与服务员配合,对老同学、县一中的“殷老师”前倨而后恭。而最后,故事得到了升华,凝练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正能量主题,令人回味不已。
  接下来是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奖。观众对评委和选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表达衷心的致谢和祝贺。作为曲艺团的一名普通成员,听到前辈们真挚的话语,我心中感到一股暖流在涌动,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一起用力地鼓掌。
  对我而言,笑林大会有着独特的意义。两年前正是在这个舞台上,我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第三届笑林大会,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第四和第五届笑林大会。更幸运的是,认识了曲艺团、相声协会杰出而优秀的前辈和朋友们,自己确实学到了好多好多。同时,也为可爱的选手朋友们、观众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而感动。
  笑声,在古今中外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也许就是传统的曲艺形式在今天仍然能历久弥新的道理;也就是中国有戏曲曲艺,日本有落语,西方有喜剧、幽默说唱、脱口秀的原因吧。而作为学生,在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时确实需要笑声缓解一下压力,然后轻装上阵,继续拼搏。
  笑林大会,永不落幕。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4级 郑绍健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