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山东大学博物馆参观者 张兆友

发布时间:2017/05/10 10:12:15   点击:  

5月9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我第三次参观学校的博物馆了,与前两次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是作为《博物馆学》课程的课外实践进行的,在张昀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得以有机会再次参观。
  下午两点,我们一行二十人在知新楼集合。接着,我们便在博物馆解讲员和张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我们了解到,我校的考古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开始,在早期的考古研究基础上,山东大学考古专业于1972年创立。博物馆依托我校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丰厚藏品资源,逐渐形成了以历史文物收藏为特色,同时包含有校史陈列、书画艺术陈列等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博物馆以各时代的遗址发掘为主要线索,将沉淀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精华向参观者层层展开,主要包括:“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四个部分。作为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我对博物馆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参观的过程中,张昀老师一边为我们介绍着各种珍贵的文物,同时,又给我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她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是如何将文物发掘出土,又是如何将文物顺利送至校博物馆收藏,这其中,蕴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同学们都感触颇深。
  博物馆作为校园文化设施,以服务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为主导,承担着展示学校发展历程与成就、进行学生素质和学科教育、保护和管理文化遗产等多方面作用,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也是崇尚科学,追求文化创新的激励者。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大学的重要标志。
  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学到了很多在教室里无法学到的东西。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教室,去更多的地方学习参观。
  参观的最后,张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目前校博物馆运营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博物馆衍生品的开发方面。而我们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也有能力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4级 张兆友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