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任雨萱

发布时间:2017/05/11 22:15:56   点击:  

5月11日 星期四 晴

  许是生于黄土高坡的缘故,自小对于湖啊海啊总有一股向往之情,这次对湿地也不例外。行前,对于湿地的全部印象来自于央视一套每晚播出的动物世界。记忆中,总有一群群来自远方的天鹅掠过湿地,稍许停留嬉戏后,又奔赴诗和远方的田野……相较于天鹅,此行的目的地赵牛河人工湿地便显得接地气了许多——能够深度净化约40000m3/d的河水,终极目标是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大一统。

  为了和湿地碰撞产生更的热切的化学反应,出行前,我不但重读了安徒生的《野天鹅》,更是将有关人工湿地表面流潜流挺水沉水浮水植物塘的专业书籍借了厚厚的一大摞,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大巴车上颠颠簸簸昏昏欲睡了近两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正值初夏,菖蒲繁茂,层层叠叠,远远近近,满目绿意。近千亩的湿地在烈日的烤炙下竟出奇地弥散着不可名状的令人安宁的气味。顺着河水的流向依次走过潜流湿地、挺水植物塘和沉水植物塘,边听负责人细致的讲解边将种种植物和先前翻阅的植物图鉴一一对应,感叹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的生态友好之余,又因亲历理论化作实践而倍感振奋。

  面对荨麻的刺痛和不得已而为之的沉默,艾莉莎一针又一针,在缄默无声中坚持织就十二件麻衣破除魔法。我也坚信,一代又一代环境人的坚守与实干,终会突破阴霾,佑祖国天更蓝、水长清!



【作者:环境学院 2015级 任雨萱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