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化学院本科生 刘振松

发布时间:2017/05/23 01:13:47   点击:  

5月22日 星期一 晴
  济南的五月下旬,天气已经是很热了。阳光下,敷在体表的温热空气不住地涌动,整个人仿佛在浴池的热水中游泳。那不是灼灼的热,毫不像东北的夏天,热得直接,干脆。骑车到中心校区,我已经是满头大汗。看一眼手表,时间已经不早,我锁上车子,马上就去发放问卷。
  我在中心校区拦下了一个又一个过路的本科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儿:有很多人刚听我说要做问卷调查的时候,都一脸茫然,但一听说这是关于外卖的调查,大家都眼角轻翘,微微一笑。可能大家对于外卖这东西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吧:我们多对它很熟而不至于感到陌生,对它有新鲜感而不至于熟视无睹。浅浅想来,近些年来大家越来越多地购买外卖,其实也正是对应着互联网的持续飞速发展。当快捷的网络支付带动了共享单车、网购外卖等等消费方式,并且连买菜卖菜都可以使用手机支付时,我不禁要问,我所身处的技术变革时代,到底会把我们的生活引向何方呢?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要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发完了全部的问卷,我骑着车子,踏着轻风,在人群中驰过。回到洪楼校区,我拿出问卷,一份份翻看,又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当问及“外卖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时,有非常多的人会写上“变懒”。我走到树林里,石凳前,坐下,握着问卷,反过来想着我自己的生活。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买外卖也真的是因为懒。因为懒,所以错过了午饭时间,所以才要订购外卖,反过来更纵容了这种懒。其实又何止外卖呢?当寝室楼下有了自动贩售机,晚上就再也不会去超市,即便机器临时不能用也不会去;当有了淘宝、京东,就再也不会去挨个商场逛一逛,即使网购不到也不会去;当有了当当图书,就再也不会去书店找想买的经典,即使网上找不到也不会去。
  有一些人愿意把很多生活情趣的遗失,归结于科技的发展。然而,我觉得,科技的便利性从来就不该是人们迷失的理由。我们在科技生活中失去的那些,譬如时常运动身体,譬如享受有质感的生活,并不是必然会丢掉的。但,人喜欢执着于外物。于是,即使没有科技发展,人们还是不会找到心灵之所安,必定会追求其他的东西。《庄子·天地》里说一位浇园老丈坚持用朴素的方法取水,拒绝使用桔槔,以免让自己有了不纯明的机心。其实,机心是先于工巧之器的。没有工巧之器,机心依然在那里。而真正的纯明之人,即使用了工巧之器,也依然是静如止水。所以,这一切所谓的“方便生活带来的不便”,分明是自寻烦恼。
  这自寻的烦恼,需要洞察内心,才能消解。我想,应该沉下心,寻找自己在方便自我时丢掉的那些体味生活的机会。所以,我预想着,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便寻个时候,不做他事,只去找回那些生活中本该有的元素。

【作者:化学院 2016级 刘振松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