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参赛者 邹益刚
发布时间:2017/06/17 09:59:10 点击:
6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从校赛到省赛再到这次的国赛,准备时间接近一年,期间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大二参加了校赛,比赛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为大三参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大三校赛和省赛也都不是和轻松,但也最终顺利入选国赛。
这次国赛,让我开阔了眼界,对无碳小车的结构和创新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小车结构上的不足之处。对于此次国赛的成绩我并不是很满意,觉得挺对不起工训中心老师们的付出。校赛和省赛都是第一轮比的不理想,第二轮形式逆转,然后这次国赛相反,第一轮发挥正常,反而在拆装环节大意失荆州,没看清楚赛程规则,以为拆装环节和省赛以及电控组国赛的时间安排一样,在拆卸环节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装配时间紧张、装配效果不好,没时间调试,最后第二轮成绩很差。通过这次国赛的经历,收获的不仅仅是参赛准备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难忘的经历和深刻的感悟,以下是我的参赛总结和体会:
一:在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大意,不能忽略细节问题,做事情要有严谨的态度,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这次国赛就是忽略了小细节而导致了严重失误,最后与国一失之交臂。小车从设计、到加工制作、到调试直至到竞赛,都应该做到事无巨细,考虑周全,不应放过每一个细节。
二:要有团队精神,经过这次比赛,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记得寒假准备省赛的时候,本以为小车的设计和三维模型的制作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但是实际上效率很低而且很多细节方面拿不定主意,后来通过QQ群与团队成员进行想法交流后,很多原本思索很久的问题迎刃而解。在之后小车的加工制作与调试过程中,我都会注意到协调好团队成员的合作与分工,让成员之间能力互补各取所长。虽然有时候也会遇到思想产生分歧,但我们三个人能通过互相鼓励、交流,积极处理好矛盾。令我最感动的莫过于周四考完那天晚上我们三个通宵整理完善结构工艺方案,正是我们三个的相互鼓励让我们坚持了下来,最后方案评审成绩大体满意。
三:做事情贵在坚持,小车从设计到调试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和坚持。小车装配过程中,很多零件都不能直接装配,需要我们自己去毛刺,用砂纸把孔或轴打磨到能装配的尺寸,经过在钳工台反复装配、砂纸打磨和拆卸,最终才能把车装配好。小车调试过程中,最开始解决无法启动的问题,之后是幅值大小问题,最后是左右偏角问题,记得当时每天面对着不会绕杆的小车,我们无可奈何,但我们还是不厌其烦的调试,有时调车一调就是一整天,调车没进展也顾不上吃饭,晚上回宿舍后双腿都站的酸痛,小车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们坚持了下来,并从中体会到深深的乐趣。
一路走来,正因为有工训中心的关心和支持,有老师们的帮助和付出,我们S01才能从校赛一直走进国赛。在此真心地感谢工训中心朱主任、刘主任、廉老师和其他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我们指导老师周小泉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张老师、谭老师、王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辛勤付出。最后祝我校在以后的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机械学院 邹益刚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