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参赛者 顾书祯
发布时间:2017/06/17 10:14:34 点击:
6月16日 星期五 晴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落下了帷幕,细细回想,我们s01队伍从进入省赛,入选国赛,准备国赛再到最终进行国赛整整耗时数月,期间有喜有忧,付出过、拼搏过、努力过、气馁过,但我们最终坚持了下来并且取得了了比较满意的成绩。现在想想整个过程,感慨颇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不过有一句话却应了此情此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从省赛结束到国赛开始期间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前一个月我们总结了省赛的经验,改进了小车的部分零件结构,并交于工程训练中心加工。工训的老师都很负责任,大部分的零件老师都能按时加工完成。后一个月我们便开始了小车的装配调试阶段,在此期间我们陆续的发现了各种问题。首先是零件的精度问题,比如我们小车的三根轴跟轴承的配合,要求过渡配合,既不能间隙过大影响小车精度又不能过盈过多导致拆装困难,因此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在这里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周小泉老师,作为我们的指导老师周老师尽心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工出来我们要求的零件,期间我们不小心磨废了一根后轴,周老师也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重新加工了一个。周老师还不断地督促我们鼓励我们,教导我们相信自己、端正心态。我们小车的微调机构是我们小车的核心零件之一,加工完成需要车削、铣削、线切割三道工序。在装配阶段由于设计的问题,微调机构需要重新加工。我们要特别感谢铣床的张老师、线切割的王老师以及下料的田老师能够在非工作日期间帮助我们加工零件。然后是小车的调试问题,首先在这里为自己以及队员们点个赞,在小车调试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考试月,复习很紧张,但是队员们仍然坚持拿出宝贵的时间进行小车的调试,有时一调车就是从上午9点直到晚上9点半,期间甚至忙的都顾不上吃饭,为了准备国赛我们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一份努力一分收获”,古人诚不欺我。在小车的调试期间真正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会积极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有限的资源去解决它,我们就是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小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过程是辛苦的,但更是充实的,在一项比赛中能够不断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并通过自己和队友的努力解决难题,我想这才是一项比赛真正的魅力所在。
人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成长,国赛不仅仅让我们收获了成绩,更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在我们这个团体中我主要负责小车的调试与发车,我就根据我的国赛体会探探我的想法。我们在国赛第一轮绕杆28个发挥出了正常水平,说明我们的小车精度与稳定性还是很可靠的。紧接着是小车的拆装环节,这个也是我们这次比赛最大的失误环节。首先我们没有搞清楚比赛规则,事先并不知道是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小车的拆卸、重装和调试,这导致我们前面拆卸过于缓慢,后期的重装和调试小车环节时间严重不足;然后就是我们在小车的重装机环节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情况,我们小车的轴承座安装完之后齿轮啮合过紧。我们在学校拆装的时候曾经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不过当时因为时间宽裕,啮合程度不是太紧,通过轻微地移动轴承座就能解决,导致我们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才使我们在国赛上吃了一个大亏。这一问题严重浪费了我们的时间,最后我们只能草草地装好小车进行调试,不过仅剩的10多分钟完全不够我们调试出小车的轨迹,导致了我们小车第二轮比赛的失常发挥。赛后我们对各队成绩进行了分析,发现我们第二轮只要能跑到10根以上就能冲进国一,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件事情跟我们敲醒了警钟:凡事都不要抱侥幸心理,无论是比赛还是搞研究做学问,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才是正确的态度。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微小的细节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
最后要特别感谢周小泉老师和廉爱东科长的辛勤付出、工训中心的大力支持。周老师和廉科长对我们整个比赛日程的住行餐饮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两位老师帮我们规划好了往返行程和在沈阳的住宿、餐饮问题,我们才能在身心舒适的环境下完成这次比赛;工训中心各个老师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们、指导我们是我们能够参加国赛的前提,所有人的努力付出我们三名队员有目共睹,最后请允许我说一句:“老师们辛苦了!”
【作者:机械学院 顾书祯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