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中心医院皮肤科实习生 何焱
发布时间:2017/06/20 09:50:47 点击:
6月19日 星期一 晴
齐鲁医学部的学子们在中心花园前举行了毕业典礼,我们这群穿着白大褂穿梭在各个科室实习的准大五学生也就成为了本科生中的“老人”。最后一年的实习生活拉开了帷幕。在中心医院皮肤科实习期间,就有这样一些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跟高老师的门诊时,有两位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是位中年男子,由于有局部真菌感染要求大夫给他抽血做真菌培养。大夫耐心给他讲解没有必要做血培养的原因,但患者始终不放心,最后大夫给他做了局部真菌检查而没有做血培养,结果显示无深部真菌感染。类似这种质疑医生的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如何做到既让患者安心也坚持适度医疗的原则是对医生医术和沟通技巧的考验,这需要我们体察患者的心理,同时必须有精湛的医术做基础。另一位患者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他最初为全身性特应性皮炎,如今在高老师的治疗下,已经大大好转,仅仅有臀部部分皮肤仍有轻度皮损。男孩的母亲见到高老师十分热情,对高老师的诊疗措施也十分配合,小男孩欢喜地称呼高大夫为高爷爷,医患关系十分和谐。高老师告诉我,很多疾病的表现都是发展变化的,必须做到基础知识牢固,才能抓住疾病最特征性的表现,从而正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个过程需要5年到10年不等。可见孜孜求索的精神对于医学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系统,才能应对临床工作中的各种棘手问题。
而在病房实习期间,一位刘老师对待患者和学生的负责态度更是深深感动了我。他把患者当作亲人,耐心情倾听他们的关切之处,综合患者的经济条件,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治疗。虽然他年资尚轻,但诊治技术相当成熟,患者也都十分信任他。刘老师对待实习学生也十分友善,教我们如何问诊、写大病历和医嘱。虽然我们在皮肤科的实习安排仅有一周,但刘老师并非以对待“过客”的态度对待我们实习学生,而是像师长般负责,像朋友般关切。医学经验需要传承,正是这样一些负责的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才能在将来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成为和他们一样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的好大夫。
最后一年的实习时光,是如此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我会好好珍惜,希望在一年后交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珍藏一份美好的记忆。
【作者:临床医学院 2013级 何焱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