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魏蕾
发布时间:2017/06/25 09:26:01 点击:
6月24日 星期六 晴
下了大半夜的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尽管有些阴凉,但是阻挡不了我们去参观蛟龙号的激动的心情。
我一大早便清醒了,开始上网搜查有关蛟龙号的各种资料信息。据悉,向阳红09号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全体科考队员,于23日顺利返回青岛,这也标志着2017年蛟龙号为期138天的试验性应用航次顺利结束。也就是说,作为在青岛长期读书的大学生,尤其地理位置与深海基地如此近距离的山大学生,我们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人了。上午九点钟老师和同学们准时集合在校停车场,乘上校车,经过了十余分钟的路程我们便到达了国家深海基地。
一望无际的大海,巍峨挺拔的军人,让我们还没有看到蛟龙号便肃然起敬。渐渐地,隐约看到了一艘艘白色的、漂亮的船,其中最大的一艘上面面赫然写着“向阳红09”,我知道,我们最渴望看到的东西到了。
修长的船身,刷着漂亮的白漆,上面还有正在忙碌的官兵。已经有参观者在岸上张望着,合影留念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我们这一批山大的老师和同学们下了车后也是难以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之情,迫不及待的等着宣讲完注意事项,便解散各自参观。我先是沿着岸边,从头到尾观摩了向阳红号,船的侧面只有几处厚重的圆形玻璃,并不能看到里面的样子,但是可以看见船的甲板上有各种奇形怪状的装置。走到了船尾,终于见到了曾经只在电视和网络上才能看见的、刚刚出水不久的“蛟龙号”,红白的外表,扁平的前身,完美的流线型躯干,都足以让人赞叹不已。
很快,有工作人员组织大家按次序上船观摩。此刻真的是激动的不得了,从未想过竟有一天伸手可触这代表国家最高科技、让十四亿中国人民骄傲的“蛟龙号”。穿过“向阳红”,走在坚实稳重的船面上,来到了“蛟龙”面前,此刻深深地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那极为粗大的绳子上还带着湿润的淤泥,潜艇底部水渍未干,不止他刚刚又完成了多少科研工作,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由于次日参观的人数不少,我们短暂的近距离接触很快就结束了。在我们之后,又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脸上充满了憧憬的学子。离开潜艇的每一个步伐都是沉重的,我无法想象有多少科技前沿顶端人才为“蛟龙号”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此刻,我们的幸福、稳定的生活,不都是源于国家的富强吗?通过对“蛟龙号”的参观,我加深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这必将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
【作者:环境学院 魏蕾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