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舒钊
发布时间:2017/07/07 19:52:38 点击:
7月7日 星期五 情
回想前几日的疯狂备考,仍心有余悸。而此次考试后却没有以往那般悠闲。第一次以一名社会实践队长的身份进行社会实践,既害怕又兴奋。在即将开展实践前际,并没有那么多时间聚餐、观影或是游玩。而首日的感触,却让我并未感到丝毫的苦涩、劳累。幸而有你们,有你们的付出,有你们的努力,有你们的陪伴,一群可爱可敬的伙伴。
下午两点一刻,我便早早赶到预定集合区域——青岛校区博物馆。令人欣慰和苦恼的是,已有部分人在那儿等我,无奈而又高兴。两点半,我们正式出发。尽管前期做了充分准备,路上也一直讨论并鼓励着自己,然而当真正走到东里村街头的时候,却还是难免一脸踌躇、犹豫。以往熟悉的东里街头,或许迎来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怀着这番念想,踏出了第一步!
下午天气正好,或许这是天公恩赐,不予我们额外的负担。全队共八人,分两小队,分别负责左右街道。或发传单,宣传乱扔废弃节能灯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或进入村民家中发放问卷,了解居民们对废弃节能灯处理情况。期间,我遇到形式各样的人,他们对我们的活动态度不一,他们对废弃节能灯危害的认识高低不平。有表示支持活动的,有认可赞扬的,亦有置之不理冷眼相待的,从他们的表现中,我认识到与人交流更应换位思考,譬如与一大爷交谈,可能我们听不大懂即墨方言,但首先要对他们表示认可,说话时亦不用标准普通话,那样倒显得生分了,不妨模仿他们说话的语气,多聊聊他们所关注的事物,获得是双方心灵上的慰藉。看着大家认真的准备对待,心中便已更加坚定。
看着手中渐少的问卷与传单,心中责任感有重了一份。在这小时的时间内,我们共走访了近60余户人家,有小商小贩,有医院银行,有朴实民居,采访的人有年近60岁的大爷大妈,有正在干活忙碌的叔叔阿姨,亦有帅气哥哥和漂亮姐姐。但他们几乎均是将废弃节能灯直接扔入垃圾桶,当做普通垃圾,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废弃节能灯不属于可回收垃圾,乱扔对环境没有危害。拿着手中回收的这几十份问卷,突然感觉沉垫垫的。
活动结束,大家对今日经历均甚是难忘,有劳累,有汗水,有兴奋,有喜悦。短短数小时,我们似已成长了几个月。“诙谐天际”,乘风破浪,再接再厉,明天更好!
【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级 舒钊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