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新入职辅导员 张柏寒

发布时间:2017/07/08 09:05:59   点击:  

7月7日 星期五 晴
  据说,我们六位今年新入职的辅导员成为了山大的“话题人物”,或许是时隔六年再次招聘专职岗位的原因,亦或是山大对辅导员队伍的特别重视,使得大家都想一探究竟——“究竟何人能被选中?!”其实,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人,只不过是正准备迎接希望与挑战并存之明天的新一代。
  其实直至前日,我还沉浸在学生的身份中不能自醒。我们六位辅导员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求学经历,但却一见如故,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成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大学七年的印记毕竟是深刻的,从北京到济南,从母校到工作单位,我一直提醒着自己要进行身份的转换;而直至今日,我们与十四位保资辅导员一同完成了“2017年新聘辅导员岗前培训”课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这一即将到来的“教师”身份是多么令我紧张、令我期待,而又令我能够为之一生奋斗。
  在迷茫而又充满希望的心境下,7月5日至7日,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我们二十位辅导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辅导员岗前培训课程。
  7月5日上午,学工部副部长傅艺娜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我们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总要求进行了解说。她结合个人的经历与体会,通过不同的案例,告诉我们怎样认识并做好辅导员的工作,即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我们既要树立教师的威严,同时也要能够融入学生的思想、生活中,把握好辅导员应有的定位与尺度;在工作中,要清醒认识、主动学习、自觉行动,做到有准备、有素质、有底线、有创新。紧接着,团委书记马晓琳就所从事的山大共青团工作为我们进行了讲解,从实施意见、拓展培养计划到具体的共青团活动,有点有面,为今后团支部班级活动和发展团员工作的开展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下午,公安处中心校区公共安全管理科科长董太华就校园常见安全事件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心理中心主任吴少怡更是采用了面对面互动的方式与我们就切身感受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告诉我们心理咨询的重要方式就是进行角色转换,体会学生所想与所思,并发挥自身能动性来影响学生。
  7月6日,直属单位党委副书记赵希波以诚恳务实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他作为一名资深辅导员的经验,具体到如何迎新、如何军训、如何保障学生安全等等;学工部崔杨老师也就新闻宣传稿的撰写、采编和网络新媒体工作进行了详细指导。印象深刻的是,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伟以幽默可感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山大的校史,以山大人特有的忠诚、博大胸怀、首贵崇实精神贯穿起了山大116年的风雨历程。更有201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高弟副书记为我们分享了她成功的育人经历,以“六个二”、共情、表白、示弱的精辟总结,提纲挈领而又血肉丰满。
  7月7日最后一天是几位优秀辅导员和学工部老师的交流会,各位老师真诚地分享了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情感体验,同时还涉及到奖学金的评定、违纪事项的处理办法、学生资助工作等,也有中央核心文件的学习,使我们对辅导员的了解有了形而下至形而上的全方位提升与体悟。
  或许是因为来自外校、来自一个不同的生活环境,我起初对济南的文化、山大的校风会感到陌生,但这几天课下来,我全面了解了山大、了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和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作为一个“外来者”会有某种更直观的感悟,这个培训也带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感和融入感。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来山大做辅导员,我说,这可能是某种命运的指引、某种归属感的呼唤,这句话听起来滑稽,但却是我最真诚的回答。我认为山东人的血肉中自带有一种文化基因,是一种淳朴、务实和归属感,而这种基因同样存在于山大的血肉中,让我很快产生了共鸣。这几天的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同样带有这种特性,老师们真实坦诚、求真务实,辅导员们学习得认真仔细,课程内容有指导思想也很实事求是,使得我们能够很快地理解并融入到辅导员的角色中,如今的山大在我眼中变得亲切而柔和。
  我理解的辅导员职业,可能微不足道但却至关重要,它无需聚光灯将其照射得光彩夺目,因为低调平淡才是它应有的色调;它也无需华丽的辞藻将其描写得感天动地,因为真情流露就是它自备的语言。其实平凡就是伟大,我愿意从事这样一种低调的育人工作,而身为一名受教多年的大学生,我也应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2017新入职辅导员 张柏寒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