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8 15:57:40
点击: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是济南洪家楼校区的学生,要和青岛校区的同学一起进行社会实践,因此昨天我便坐上奔赴即墨北站的高铁,来到了美如画的青岛校区。
我们实践的课题跟法律援助相关,需要去青岛市法律援助中心。之前通过电话跟那边联系过,被婉言拒绝。我们很失落,也感慨政府机关当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 对于此事我们不甘心,于是今天便没有提前打招呼直奔青岛市法律援助中心而去。
经过颠颠簸簸两个小时多的公交车程,我们来到了青岛市法律援助中心所在的写字楼。6个同学在门口犹犹豫豫,生怕一进去便被赶出来。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往里走,但在门口便被看门的大叔拦了下来。“你们这么多人?干嘛的!是不是搞推销的?!”大叔一看我们人多,喝问道。“不是不是,我们是山大的学生……”我们很是紧张,七嘴八舌的回应他。慢慢解释了一会,大叔同意我们进去两个代表,但是不能干扰法援中心的正常工作。
队长和我作为代表到了写字楼四楼,法援中心的门口。在门口拿着介绍信,鼓足勇气去敲开办公室的门。出乎意料的是,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们都很热情,引导着我们见不同的领导,王部长、邵部长等等。终于所有领导都见过了我们,也对我们来访表达了同意。之后便安排了张律师带我们在法援中心参观、访谈。渐渐一个个办公室的走过,在咨询接待室,我们看到了孤独的一张小椅子,来访群众应该是一次只能进一个人。张律师介绍着咨询接待工作的相关问题,我们也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股脑抛向张律师,张律师倒是不慌不忙,慢悠悠的一一解答;在援助室,郭律师跟我们侃侃而谈,从法律援助律所任务的分配和承担到大学里法律学习的方法再到美国公众律师制度的优势,我们被郭律师的健谈和博学所折服,也是受益匪浅;在12348热线接待室,我们看到了值班律师的兢兢业业,他们不断地接听电话,不断地回答群众法律问题……
突然“袭击”法援中心,却没有意料之中的冷漠和拒绝。法援中心工作人员的负责、认真、热情、踏实,让我们看到了青岛市法律援助工作的优秀,也让我们明白,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也是名副其实。但也仍有不足,这些不足,也正是我们青年学生可以着力之处,尽自己的每一分力量,为社会发展添一把柴火、舀一勺微光。
【作者:法学院 2014级 于淼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心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