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知行”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侯雯

发布时间:2017/07/10 11:20:34   点击:  

7月9日 星期日 晴
  忙碌的考试中解脱出来,今天我们“知行”社会实践队伍正式开始进行社会实践。第一站,我们把眼光投向了直接管理济南市共享单车的政府部门——停车管理办公室。经过前期的联系,办公室郭传恩主任最终同意接受我们的采访。  
  采访伊始,郭传恩首先向团队成员简单介绍了济南市投入使用的三种公共自行车。
  共享单车是占比最大的一种,投放约1.3万辆。目前,由北京、深圳等率先引进共享单车的城市的交通现状来看,共享单车管理规范问题依然严峻,乱停乱放等不良现象频发。因此,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的投放仍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正在逐步配套较完善的监管措施,例如,对于共享单车设置准入门槛、规范企业后续运维等等。对于投放量最大的摩拜单车实行网络化管理,划分区域网格,每个网格责任到人,保障投放后的使用质量。
  第二种即城市公共自行车。虽然投入时间较早,但规模一直并未扩大,投放量仅为1000辆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实用性、灵活性较差,必须有桩停靠、提前办卡。加上方兴未艾的共享单车强势崛起,其推广应用暂时也就不提上日程。一方面,为社会资本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为城市公共建设节约资金。
  最后则是公务自行车。这类自行车投放范围较小,覆盖面较窄。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内部投放使用,不作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一部分。
  郭传恩主任的介绍使得我们对公共自行车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随后,我们队员又针对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路权侵占等问题与主任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讨论。主任提到,停车办和交警支队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交警支队展开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共享单车的停车位被私家车挤占,从而导致市民的乱停乱放。现在已经在进行大力整治并初见成效。除此之外,信息系统不完善、济南市南高北低的特殊地势以及许多市民的独特出行习惯等也是路权侵占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针对此,将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加强车辆统一调配,推动电子围栏的完善,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乱停乱放问题。
  接着,我们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可以在“便利”和“规范”方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尝试分区管理,如设置自由停放区和强制停车区等多元化的停车区域以便更高效的解决停放问题。让人惊喜的是,主任感谢了我们的建议,并表示这个建议很新颖,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下一步的规范管理中可以参考。
  最后,主任表示,今后政府会对共享单车公司继续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并对共享单车实施“规范和支持并重”的管理措施。由于共享单车在具有极大便利性的同时,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相关部门在今后会增大其投入量。而公共自行车则由于成本问题和竞争劣势等问题,在现有车辆运营的基础上,不会再增加投入。政府和企业在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方面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相信在各方的协调之后公共自行车的运营体系和管理制度也会更加完善,也期待建立一个更加优良的运维系统。
  访谈结束后,我们团队与郭主任合影留念。
  尽管天公不作美,为了此次调研,我们的队员们都蹚水前行,身上淋湿了一次又一次,但主任的亲切和温和却让我们感觉到温暖。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搜集多方意见。实践成长,我们在路上。


【作者:能动学院 2015级 侯雯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