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半梦”调研团队长 胡慧兰

发布时间:2017/07/10 11:27:08   点击:  

7月9日 星期日 晴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太阳的风头被乌云遮蔽,用“秋高气爽”这个词似乎不太恰当,但今天确实是一个难得凉爽的适合走出校门去发放问卷的夏日。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大家的疲惫神情早已精神焕发,准时到山大中心校区西门集合,一起出发到历下区世贸国际广场。早早来到广场,商埠都没开始营业,还没有繁华喧嚣的景象,人流多而不拥挤。行人慢慢悠悠踱步,在尝试和他们交谈时也表现得十分理解,问卷发放顺利进展。
  等到商埠陆续营业,行人慢慢变得形色匆匆,成功发放问卷和被拒绝的次数掺半。有时候有人远远的看见我们就施以鄙色。更甚者竟指着我们对同伴说不要靠近我们,还有人在帮我们做问卷时一定要我们出示证件才能略微相信我们……虽然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也有其他令人愉快的事,比如遇到从山大毕业的学姐们,她们依旧心系山大,积极为我们填写问卷;还遇到了山大其他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在隔我们不远处做他们的任务,虽说没有上去和他们打招呼,但心里默默地为我们两个团队加油。
  在经历了喜喜忧忧的事情之后,队员们抵住压力终于成功把250份问卷发放完毕。不过到了最后有些队员们却因为受到拒绝而信心动摇否定自己的努力。当在稳定军心时,我也开始反思团队的行程。我们为什么要做如此之多的线下问卷?我们为什么偏要走出校门?受到这么多委屈值得吗?
  思来想去,在一边回顾团队的计划一边和大家交流时我有了答案。我们这样奔波,发放问卷是为了得到普遍、可靠、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发放纸质问卷是很辛苦,后期整理也很麻烦,但同时我们有了更多的受众,也能在交谈中得到新观点,而且我们并没有舍近求远,而是线上线下问卷双管齐下。我们没有为了走出校门而走出校门,也没有为了受委屈而受委屈。走出校门是因为去摩拜推荐停放点附近能了解更全面的信息;走出校门我们失去了原有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地方被怀疑也是无可厚非,此时我们更要让自己坚忍、调整自身状态,自怨自艾反而会变得消沉。这应该是山大社会实践给我们的其中一个考验,不然十几年前从山大毕业的学长学姐怎会在想起社会实践时都会感慨地说这是我们山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加油吧!“半梦”加油!全国各地同样也在接受风吹雨淋日晒的其他团队加油!


【作者:化学学院 2015级 胡慧兰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