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赴鲁西南地区支教调研团成员 吴雅婷
发布时间:2017/07/15 09:48:12 点击:
7月14日 星期五 晴
读中学的时候,就很想体验一番支教的生活,想用自己的双手为贫困地区孩子们插上一对逐梦的翅膀。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教作为大学里第一项社会实践的课题。
我们支教的目的地是菏泽鄄城,经过了前期长达三个多月的准备,我们终于在7月10日到达支教当地。我们的支教对象是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白天借用小学的教室上课,晚上就睡在附近的幼儿园里。一开始的两天为了分班和学生的安全问题忙得焦头烂额,也许是我们山大学生的身份太有吸引力了,一直到第二天下午还有家长把孩子送进来。可惜由于学校给的教室有限,学生爆满,我们不得不狠心拒绝后面的家长和学生。当一位母亲牵着她的两个孩子苦苦请求我再加两个学生时,我被母亲眼中强烈的期盼和一丝哀求深深击中,无奈的是教室里已挤满了几十个学生,母亲失望转身的背影,是我这两天印象最深的画面。
我带的班是准四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叛逆心理。第一天听到最多的话是:你那个班太闹了,你们班又炸了,你们班有人打架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感觉是自己受到了批评,无奈之后想的更多的是该怎么办可好。不过闹归闹,孩子们对知识的热爱还是值得肯定的。发现了这一点后,我把他们的好胜心理引到了学习竞争上,用略带难度的题目让他们相互比拼。效果很明显,上一秒还在争抢位子的淘气包下一秒就静下来做题了,真是让我又惊又喜。
今天是正式支教生活的第四天,不管是上课还是生活都已步入了正轨,孩子们对我也打开了心扉,上课开始积极举手发言了,下课了也喜欢围着我问这问那。虽然听不懂他们的方言,虽然他们的每一句话我都要听上三四遍才能勉强明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交流,感受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我也不由得有了成就感。
除了是班主任,我还担任他们的语文老师。早读的时候看着他们卖力地朗读着昨天交给他们的诗词,突然就想起了好多年前坐在教室的窗户边争分夺秒背课文的自己。我总能在不同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感受到当年的昂扬斗志和勃勃生气,也许这些就是孩子们送给我最大的礼物。
简陋的环境无法阻挡孩子追求知识的步伐,酷暑的夏日不能阻碍我们播散甘露的热情。孩子们的笑脸,是最好的问候;孩子们的进步,是最棒的嘉奖。愿在接下来的十天里,能和他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收获。
【作者:数学学院 吴雅婷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