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经济学院 丁晨曦
发布时间:2017/07/15 12:33:32 点击:
7月15日 星期六 雨
提到“绘本馆”,我还是很陌生的,只把它当作书店的一种类型。只能想到高中时火爆全球 的《秘密花园》,我以为所指的绘本都是这个样子。但是去了爱月书屋绘本馆,才发现里面的绘本是给小孩子们准备的故事画册。种类之丰富,色彩之饱满,尤其是扫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溢出来的童趣,竟让我有一些嫉妒:我小时候哪有这些东西啊,一本带着劣质插图的童话,一张识字画报就够了。 绘本馆开在居民楼内。刚接近门口,就听到小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声音,这不是托管所?问清楚之后,我们还略带犹疑地踏门而入。可能是房间布局的居家性,可能是小孩子们阳光活泼气息在店内的充盈,这家并不算大的书屋给人一种放心轻松的感觉。 店家有事还没有过来,我在四周转转,翻阅一下。儿童书架摆放在客厅里,各种几何图形的书格子里塞满了国内外各种各样的绘本,大都是精装版,而且保存得不错,尽管有些非精装版有孩子们阅读过后的褶皱,也都被人工精心压平过,可见店家之细心。 我随手抽出一本,《我的爸爸是个巨人》,听这名字就很有童心。翻开之后,里面占主要篇幅的是线条简洁稚嫩的水彩图画,配之一两句话,这样就构成了整个故事。没有太复杂的图案和语言,但每一个形象每一句话都显得很饱满很丰富。这大概就是儿童读物的魅力所在吧。
店家是一位看上去很平和亲切的阿姨,瘦瘦的,戴着眼镜。我们坐在儿童凳子上,围着一张小圆桌,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 提到为什么想到开一家绘本馆,店家说到,绘本馆是近几年从台湾传到大陆的,她开办爱月书屋绘本馆有五六年了,当时感觉省内这一块还比较空缺。她的孩子那时候也刚上小学,正好需要这种熏陶。”其实对孩子们来说,绘本是一个很好的陪伴他们教育他们的途径。这些绘本我都挺喜欢看,你会发现这些色彩啊构图啊很吸引人,故事也都展示给我们一个充满童真的世界。现在的图书馆虽然有儿童区,但并不丰富,专为孩子量身定做的还没有。”这里之所以像个托管所一样,店家表示,是因为近两年经营状况很不好,她本来有两家店,并且打算专做儿童绘本,这也是她的初心。但是由于她的孩子大了家里忙了,她也不是很愿意在这里投入太多精力,头脑也不是很灵活了;再加上现在家长们给孩子提供读书看册的环境的意识不够,比如没事就喜欢抱着手机平板。目前为了支撑盈利,她只能靠托管,英语早教班等副业。绘本借阅在盈利中所占比重也就十分之一了。
看得出,她是一个很喜欢孩子的人,也有着满满的童真。家长们带孩子来到这里,她会认真地推荐,积极和家长还有孩子聊天。有时候家长还会吃醋,因为孩子不跟他们亲近,却跟店家亲近。但是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善的地方,却面临着经营困难支撑不下去的问题,而且家庭和事业的两难似乎又让问题无解。 店家带着感伤和些许无奈跟我们说,其实看这些绘本对研究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学美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她就挺喜欢看。她还挑选了几本给我们,说,你们找出一个下午看看这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历。之前有学美术的大学生来这里实习,可是她们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帮忙值班的过程中也都是看手机,挺可惜的。 听到这里,我十分汗颜。我们渐渐地长大,脱离了那个纯真、却被现在的我们认为幼稚的年纪,我们通过方寸的屏幕看到外面丰富的世界,手指刷刷地滑动,为不带温度的聊天文字而欣喜而愤怒。我们这一代人以后为人父母,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手足无措到孩子哭了百度“孩子哭了怎么办?” 我想以后我会再来这里,帮忙值下班,看看孩子,翻翻这些绘本,和店家聊聊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它走下去,也找寻一些为我所抛弃所淡忘的东西。
【作者:经济学院 2016级 丁晨曦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