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智慧之光”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于璐霞
发布时间:2017/07/17 10:04:46 点击:
7月16日 星期日 雨
作为“智慧之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之一,今天在队长的带领下在济南市展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弥补问卷星问卷收集信息的不足,因为通常只有年轻人会经常用手机,如果只采用问卷星的方式,老年人的群体往往不会参与到问卷中。所以为了让我们调研的更加全面,我们此次出行问卷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
早晨团队在小树林集合完毕后,团队成员就开始分头行动。正所谓万事开头难,问卷刚开始的时候,抱着一摞调研表的我不知如何开始,所以我的第一份问卷是硬着头皮上的。但是,熟能生巧,从一开始的逻辑不清,到后来的落落大方,这应该也算是对我的另一种锻炼。调研前,我们团队认为“智慧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是每个年龄层的人都能感受到的,特别是诸如医院的自助挂号机应该是很受老年人认可的,因为使用它可以节约时间。但是,在医院我们实际观察到的却是排队挂号的都是老年人,一位排队的爷爷无奈地跟我们说:“我们也不会用这个机器,只能排队,虽然排队的时间长,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同时在填问卷和与老年人交谈中我们也发现,绝大部分老年人很明确地表示,即使有这些高科技,和自己也并无关系,因为自己的子女并不会让自己去医院看病,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接触这些所谓的高科技。
其它的与我们年轻人息息相关的共享单车、网购快递更不必多说。年龄越大的人跟我们说出门要么步行,要么就是坐公交,用的手机也是老年机,根本不怎么用微信等。有几位比较接受新事物的老年人也在学习用智能手机,也在学习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但是他们也表示学会了一会儿也就忘记了。其中一位已经退休30年的老奶奶的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她说:“以前我就是咱们山东大学的一名教授,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算比较强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真的是要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像你们离不开的微信,对于我们其实还是很难接受的,我和我很多老同学至今还是通过电话或者书信保持联系。”
临近中午,此次“智慧城市”之老年组的社会调研也顺利结束。通过与老年人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我们可以说,“智慧城市”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退休阶层的普及度和影响力还是很小的。当然在此次的问卷调研过程中我们也稍微向遇到的老年人普及了一下智慧城市相关的概念,我们“智慧之光”会继续跟进调研,真正践行社会实践的宗旨,希望能为济南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属于我们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作者:经济学院 2015级 于璐霞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