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爱在夕阳”团队队长 王媛
发布时间:2017/07/18 09:36:23
7月17日 星期一 多云转雷阵雨
任绣怀有诗《看红叶》言:“放棹西湖发浩歌,诗情画意两如何。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诚然,人到老年自当颐养天年,但连续几天在各个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的调研也使我们意识到有许多老年人仍然老有所学、老有所成,山到秋深红更多。
随着拜访养老院的工作告一段落,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部分也宣告结束。虽然前几天有炎炎烈日的暴晒,有倾盆大雨的无情洗礼,也有满身臭汗的自我嫌弃,但今天的我们仍然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地准备按照之前与济南市政府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的约定时间去往龙奥大厦。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我们事先准备工作足够充分,需要询问的问题也早已经准备地一清二楚,因此并没有由于时间紧张就变成热锅上的蚂蚁,正如《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讲“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大概就是此意。
市政府,我曾心心念念想要在此工作的地方。
福利处的贾处长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也因此真正明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句让许多人以为是官话套话的经典说辞的真正意义:不要因为你没有看到,就否认它的存在;不要以为你没有收到服务,只是你没有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一直都在。也正是在交谈中,我们明白养老问题并非只是政府中一个部门的问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同样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资金的扶持与具体安排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说在交谈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什么,我想还是贾处长那一句“咱们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似乎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脑海中,却又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的一个十分不实际的名词。到底什么是社会地位,可以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毕业于专业护理院校,被人称为科班出身的护理专业人士,宁愿拿着2000-3000(元/月)的工资在医院中从事最基础的工作,也不愿意拿着4000(元/月)左右的工资进入养老机构工作。在这种社会大舆论背景下,在这种社会舆论偏见之下,政府、社会、学校和高校学子们究竟该如何配合才能够使“2020年养老机构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成为可能?我不知道该如何做,我只知道有很多毕业生在抱怨找不到工作,我只知道有很多岗位招不到人。“是社会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在走出市政府的路上,我依然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而且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爱在夕阳”团队调研的第二阶段就是这样,在惊喜与紧张之间,更多的也许还留有困惑和不安。或许在接下来的调研中,我们能够继续坚持社会实践的宗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经济学院 2016级 王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