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经济学院本科生 刘尧

发布时间:2017/07/20 09:11:35   点击:  

7月19日 星期三 晴
  下午回到宿舍,看着两只胳膊上的两个明显的针眼,心里依旧是满满的激动。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已经在山大校园的献血车上献过三次全血。而今天一早,我到了山师东路的山东省血液中心,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成分血的捐献。
  说白了,捐献成分血就是分离出血液的一部分,其余部分输回体内,最常见的捐献成分就是血小板。献全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成分血的捐献通常要1-2个小时。
  和献全血一样,献血前要填表和血液检测。抽血后十五分钟,里面的护士喊了我的名字,我的血液检查没有问题,血小板含量也很正常,可以捐献。我在门口套了鞋套,就跟随护士进了献血的房间。
  第一次采血并不顺利。因为我血管本身的原因,针头扎进去后我的血液并没有顺利地流入机器,而我的右胳膊也开始肿胀,护士看到后拔出了针管,做了简单处理,并准备在我的左臂上重新采血。第二次操作很成功,针头扎进去后,血液开始流入机器。这时护士开始操作机器,并告诉我一些注意事项——机器上的大轮不转的时候,是在采血,这时候要攥拳松拳交替,方便血液流出。机器上大轮转动的时候,是在回血,这时候保持放松,不然血液无法回到体内。而我也明白了机器运作的原理——先抽取一小部分血液,进行分离,然后把分离后的血液输回体内,这样反复,直到分离出足够的血小板。
  我开始谨慎地看着身体右侧的机器,看着暗红色的血液流入机器,分离后重新回到我的体内。过了十几分钟,血小板开始产出,机器上面的袋子里开始出现黄色的液体。医生告诉我那是聚集的血小板。此时细心的护士拿来了冰袋对我肿胀的右臂进行冰敷,又担心我在空调房里着凉拿来了毛毯帮我盖上。我渐渐掌握了攥拳的力度和频率,采血的压力一直保持得很好。
  时间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漫长,五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看着最后一小部分血液输回体内,我也松了一口气。护士拿下了满满一袋浅黄色的血小板,也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稍作休息后,我离开了血液中心。回望着血液中心,回想着接近一个小时的献血经历,我的心里没有丝毫的后悔。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的血小板能够拯救一个生命,哪怕只能做出一点微小的改变,那也是值得的。


【作者:经济学院 刘尧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