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小树林支教调研团重庆队队员 谢小风
发布时间:2017/07/20 10:33:41 点击:
7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从济南站到重庆北站,火车要运行27个小时,我们选择了硬座。不是没有过分歧,毕竟这是十九个人的第一次集体出行。
第一次上课,不可能没有怨言,面对着台下数十名叽叽喳喳的学生,连续两节课扯着嗓子喊安静。支教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团体的旅行,是一种新生活的体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历。也许我们自己也曾经这么想过。直到亲自开启这扇门,才发现原先的想法就像一块平躺的世界地图。
真实的支教生活里,平面的地图被立起,展开一片大好河山,我们会走过宽阔的平原,也要翻过寒冷的雪山;我们会拥有沙漠般的热情,也要抵抗如海市蜃楼般的诱惑。所幸,陪伴你的这群人,是他们。支教给予我们相遇的机会。
出发之前召开的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出征大会上,我们拍了相片,相片中间天蓝色的那一抹,叫在渝一方队。出征大会上,团长说,对所有队员的考核会一直持续到支教结束。执行团长说,放在首位的,永远是安全,孩子们的安全,队员们的安全。其实出征大会上学长们说了许多 ,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这两句话。也许曾经的我们进入支教队伍,凭借的是一腔热血,但数十天的支教,最终要依靠的还是责任与担当。
7月12日,我们起了个大早,六点十分的时候,济南的太阳已经渐渐变得耀眼。中心校区的北门前,我们遇到了陕西队的队员。我们要去往的是不同的地方,心中却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肩上也担负着同样的使命。
火车在许多站点经停,时睡时醒的大家一醒来就不厌其烦地讨论——
出山东省了吗?
怎么还在河南省?
终于到重庆了!
持续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呆坐,催生了许多腰腿疼痛的抱怨;火车上时间的缓慢流逝,引得队员们开玩笑说要在家乡的站点下车。但这27 个小时的硬座,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培养了队员之间的感情。
坐过火车、动车、汽车,抵达重庆丰都县名山街道明德小学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当地居委会和学校领导为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开的一场欢迎会。会上,领导们既表示了对我们的细细关切,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
美丽怡人的风景和当地政府、学校的支持无不让我们倍感惊喜,而当地向我们寄予的厚望也将成为队员们做好支教调研活动的动力。面对即将要在这里度过十多天的环境,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良好的开始。这里的空气很清新,风中仿佛没有一丝尘埃。整个校园被笼罩在一片蔚蓝的天空下,四面环山。晚饭后绕着操场走一圈,会有海阔天空的惬意感。
抵达目的地的第二天,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招生宣传工作。社区里,广场上,街道旁,我们捧着宣传页,看到一个家长就迎上前去,家长中有许多对我们的支持者,也不乏质疑和拒绝的人。受到拒绝和质疑,队员们不免失落和茫然。但每一次失落之后,又是一个个向家长们扬起的笑脸和一句句热情的询问。
经过为期两天的宣传工作,就在昨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的日子。报名时间是在早上八点开始,许多家长却早早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学校。教室门口摆起了三张桌子,教室里的黑板写上了“家长会”三个大字。登记好学生信息的家长和孩子逐一进入教室开家长会。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老师们把孩子领进教室,班主任先开了一堂班会课,就开始正式上课了。音乐课上孩子们的歌声响亮而清脆,书法课上孩子们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练字……伴随着教导主任一声哨响,上午的课结束了。第一天上课的老师们热烈讨论今天的上课情况。
在渝一方队的支教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报名册上的两百多个孩子,在接下来的这两周,将成为每一个队员的牵挂。我们将悉心记录下他们的成长,上好每一堂课。
【作者:新闻传播学院 谢小风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