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筑魂”社会实践团队队员 袁郭苑

发布时间:2017/07/25 09:28:12   点击:  

7月24日 星期一 晴
  接连几天的炎热过后,济南终于迎来了一点潮湿的雨意。今天我要跟随“筑魂”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济南老火车站附近,就那一带的德国建筑群展开实地调研。
  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一位队员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老火车站即“津浦铁路济南站”的故事。老火车站92年在不少反对声中最终被拆除的故事我也曾听过一些,而且我也曾有过几次在济南站乘车的经历,但是对那附近的德国建筑群自己倒是没有认真观察过。听着大家的讨论,我也在思考着,建筑价值与建筑文化的考究与现代城市建设甚至与民族感关联起来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客观地认识并做出选择呢?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调研背后更为深刻的意义吧。
  也许是带着目标调研的原因吧,我们发现,济南站附近的确还是有很多建筑带着德国留下来的踪迹。火车站西侧的原车站邮局是一座庄严巍峨的哥特式建筑,现已作为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的代表性建筑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站在车站邮局的外侧,我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穿越百年悠悠不变的雄风,以及那一段被永远记录下来的历史。在车站邮局向南行不久,有一座华夏玉信文化博物馆,但是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博物馆并没有对外开放,但是通过观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也是近代德式的建筑,与原车站邮局遥遥相对,为这条街增加了几分神韵。接着队员们从原车站邮局向东侧行进,便来到了济南铁路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的院落内,一辆写着“上游0616”的黑身红座的火车头停留在里面,是老济南站的标志性物件,记录着这座曾与黄台车站一起为胶济铁路做出过重大贡献并在今天依然生机蓬勃的交通大动脉。
  但是不得不说,心里装着老火车站的故事,站在有些黯淡的天空下,“济南站”三个大字下的新火车站与四周的建筑风格总是有那么一点不接。一位同学不禁感慨:“这是老火车站用自己的牺牲保住了这附近的一系列建筑群啊!”这句话听起来,有那么一点酸酸的感觉。的确,当时在强烈民族感的驱使下,我们可以说是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进行了拆除工作,但是现在回首看看,也许我们曾经还可以有更好一点的选择。我想,从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对老火车站的故事,我们不应该再施以过多的苛责,相反,我们要给自己以信心,老火车站见证过的是我们这个城市,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逐渐走出阴影的历程。而对老火车站态度的慢慢转变,也是我们民族自信不断加深的一个标志。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一定能在建筑保护和城市规划中寻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而我们调研队期望着能用自己的努力为这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软件学院 2015级 袁郭苑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