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03 11:43:00
点击: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从工艺之美到古迹巡礼、书画赏析,认识八家将,遇见三太子,体验饮食文化。今日,我们将课程结合实际走访与体验,从轻松愉快的体验中,了解台湾民俗文化,走进传统台湾,迈向文化历史。
奔赴的第一站是大龙峒保安宫,大龙峒保安宫是台湾二级古迹,在清朝与艋舺龙山寺、清水巖祖师庙有台北三大寺庙之称。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资深的讲解员志愿者叶老先生,在闷热的高温天气下,老先生一直为我们耐心讲解,大家也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的小故事。单单是庙寺的门口却蕴含了深厚悠远的文化,足足讲解了一个半小时,看到叶老的汗从脸颊滑过却依然兴致盎然,他也向大家表示很高兴大家能来探索台湾的历史文化,会竭尽所能传达更多的知识。
除了教科书上学习到的传说故事、建筑风格,我们收获了更多更具体的有趣的历史,比如庙寺门口的石龙盘柱,左雄右雌,嘴巴一张一合,形象生动,还有着“一画鹿角二虾目、三画狗鼻四牛嘴、五画狮鬃六鱼鳞、七画蛇身八火焰、九画鸡脚蛇摆尾”的有趣口诀。从坐守门口的两只石狮到门上雕画的神像故事来源,从檐顶的雨水生财传说又到整个庙宇的排水系统的设计讲究,一步步探索到保安宫的核心——神像、壁画。在接近尾声时老先生热情不减,烈日当头下山东大学学员安娜主动为叶老先生撑伞,这一举动也让我作为山大人非常自豪,“凡我在处,便是山大”。
第二站是台北大稻埕。走进大稻埕,仿佛走进一座历史长廊,大稻埕码头所带来的航利,除了方便移民人潮上岸外,更是带动商业运作的最大动力,所以大稻埕的街头还给我留下的冲击感最强的就是仿佛置身于老上海的街头,风情浓厚。大稻埕商圈发展几乎也等同于一部台北近代发展史,从清末至今,一直保持昔日的风貌和活跃的商业活动,是台北市现存最完整的也最具历史意义的老街。尤其以我们去的有记名茶为代表,是当地台湾茶叶的活历史。店长为我们讲解了茶叶的分类、制作流程、制作械具,引发了我对饮茶文化的极大兴趣,最让我心动的便是茶叶的冲泡了,品一盏乌龙,让心安静下来,享受回甘中的惬意与美好。
感谢山东大学给予的此次机会与中国文化大学的精心安排,让我见识了台湾古迹的魅力,体验了台湾人民的热情,在这里感受到的温暖是这辈子难以忘记的,在这里我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作者:机械学院 刘亚男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