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彩云之南”支教队员 张劲松
发布时间:2017/08/13 17:10:08
8月13日 星期日 小雨
今天是8月13日,细细想来,距离那一次难忘的赴云南支教、调研之行,已经正好过去一月了吧!在这一个月里,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感触了很多。今天就把这一个月的见闻再细细捋一遍,好使自己在以后回忆的时候有个见证。
且不说正式赴往云南之前的异常困苦十分麻烦的沟通、筹划、准备工作,单单是前往云南的一路上的艰难困苦,就已经使我永远铭刻了。我们是在上一个月的11号下午从青岛即墨出发的,一行12人陆陆续续地会和,然后共同开往目的地。3天,整整在路上待了3天的时间。没能睡好觉,没能吃好饭,非常拥挤非常困顿,最后于又一个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经过支教地村支书等人的安排之后,我们在一家简单的农舍里沉沉睡去,做了那几天第一个深沉安然的好梦。
到了那儿差不多就是14、15号了,我们用了半天的时间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做了一个合理的安排,然后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在支教当地积极地宣传了一下。当地的孩子们十分热情,亦十分好学。他们明亮的眼睛里盛满了对我们这些外来人的好奇,也盛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更盛满了对学习知识的热情。繁忙的招生工作结束以后,我们清点了一下人数。人很多,迫使我们不得不临时将他们分为初中和小学两个学部。
15号,我们开始正式给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主要是给那些初中的孩子们上书法课。其实我也并没有很多的上课经历,所以第一次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也不免有些慌张。刚上课的时候,照例是简单的自我介绍与相互认识。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自己,还有旁边的一位配合我上课的学妹,接下来就轮到了孩子们的表演。虽然孩子们一个个显得比较腼腆,但是他们亮晶晶的眸子里,却显示出了他们对这门课的热情。在这节课,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一些书法的基础的知识,他们一个个都听得非常认真。
接下来的日子便顺理成章了。我们在那里开始了自己一边备课,一边做饭,一边忍受当地蚊虫叮咬一边欣赏当地明艳山景的生活。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我们队里的大厨——小榛同学。他以相对娴熟的烹饪技巧,使我们在那里还有盼头,还不至于忍饥挨饿。
在那儿给孩子们上了几天课以后,我们迎接了到达当地之后的第一个周末的到来。孩子们放假了,他们可以轻松自在的游玩,我们却又坐车前往江城县,在那儿一方面给他们添置了一些书籍刊物和学习用品,以助力他们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使自己对当地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周末结束了,我们回到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们生活的乡村,又继续了自己的支教生活。
就这样,日子在一天天地不知不觉地过去,我们的支教生涯也慢慢来到了末尾。在我们正式离乡的前几天,大约是26日吧,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来到我们居住、生活的场所,和我们进行了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他们询问了我们支教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都回答说困难是有的,但是可以克服,只要能给村里的孩子们带来知识,我们再苦也值得。
28日是正式离别的日子里。那天,许多人都非常的依依不舍,甚至有几个柔弱的女孩子都哭了。我给那边的可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东西,又赠了一些小礼物,他们也非常不舍得我的离去。因为我是教书法得嘛!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女孩儿还送给我了一本她上过的书法课本,我翻了一下,觉得这本书对我大有裨益。最后,在孩子们和乡亲们的一片恋恋不舍的目光中,我们离开了 那让我们魂牵梦萦的滑石板村。然后几经辗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时间过得飞快,现在想来,已经过去了正好一个月了啊!这一个月里,我们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未曾断了联系。现在回想起这一个月的支教经历,内心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啊!那一处与世隔绝却民风淳朴的山村,让我忘不掉的是那群可爱的孩子们,让我忘不掉的是那些善良的乡亲们,让我忘不掉的是那一个傍晚小雨后忽然出现于天边的绯红的晚霞。那一片绯红色的晚霞,浓烈而不妖艳,娇媚而不恶俗,非常清丽非常纯粹,非常恬淡非常雅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张劲松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