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生源地迎新社会实践队员 师方
发布时间:2017/08/14 09:35:26
8月13日 星期日 晴
山东大学学生资助中心暑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生源地迎新,很荣幸,我成为了这个大队伍中的一员,来到山东省济宁市邹城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回忆起这两天的实践生活,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大抵可以概括为几个字:
倦——这种疲惫的感觉,按常理来讲不应该出现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但这个字,确实是我们当时最真实的状态,倦怠,疲惫。前期的准备工作太让人心累,从联系学校不断被拒以致不得以重新选择调查地,到邀请新生来宣讲会却鲜少成功,一条条短信,一遍遍电话,不耐烦,不信任,不愿意,无数次的被拒绝,失望,灰心,最初的热情被现实浇灭,那种心累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累——从各地乘坐火车奔向邹城,舟车劳顿后不得休息,立刻赶去学校考察场地,排演,协商,每一个细节都一遍遍反复确认,推翻,修改,再推翻。在宾馆的房间里为宣讲的每一个步骤争论不止,临近凌晨才昏昏沉沉地睡下,带着紧张和不安,梦里都是惊惶不定。
热——万里无云,骄阳似火。尽管是清晨,但空气里的闷热早使我们湿透了衣衫,悬挂横幅,检查设备,每个人手心里都捏着薄汗。怕,怕学生来的太少,怕宣讲出现纰漏,怕气氛不够活跃,怕调查不太顺利,紧张、焦躁,天气显得格外的炎热。但还好,事实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密的准备使现场气氛格外和谐,学弟学妹与我们积极交流,不一会便熟络起来。宣讲很顺利,调查也很顺利,确定了两个家访对象,他们都格外配合。炎热、热烈、热情,热,也挺好。
感——下午去进行家访,这位同学的住所比较远,公共汽车颠簸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村头。一下车便看见老爷爷骑着三轮在等候,那样热的天气,老人家还辛苦的来接我们,他和善的目光着实让我们心头一暖,乘车而来的午困闷热一扫而空。到了家里,妈妈和奶奶热情的招待我们,倒水送茶,拘谨着不说话。我们拉着她们坐下,笑着拉家常,说说学校,谈谈生活,讲讲我们学校的各种政策,他们听的很认真,我们讲的也很投入。空气炎热,但却充满着认真,憧憬、耐心、感动,结束后,他们一家人又把我们送到车上,这场家访,我们收获的同样很多。
这些天很累,很热,很苦,但是,也很美,很乐,很好,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帮到更多的同学,这便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作者:公卫学院 2015级 师方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