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黄河之歌”调研团队成员 毛高宇

发布时间:2017/08/20 00:04:18   点击:  

8月19日 星期六 晴
  作为“黄河之歌”调研团队的队长,今天我领着队员们来到了黄河口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调研。我们总结了之前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的内容,想针对湿地保护问题与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保护区地处黄河入海口,在渤海之滨,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它核心区域面积达5.8万公顷。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富,由于是黄河流入渤海的海淡水交汇处,形成了宽阔的湿地,浮游生物繁盛,极适宜鸟类居集。同时有着丰富的植被。
  在景区简单走访后,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了保护区的管理区,由于正值假期周末,在此值班的工作人员并不多,但是他们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给工作人员展示了之前我们在黄河口湿地的实践调研和对垦利县居民的访谈成果。一段段生动有趣的视频,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充分展现了黄河湿地的魅力风光。之后,我们交流了之前总结的一些问题,例如,造田,水产养殖等人为活动造成湿地面积不断缩减。废弃物不时排入,污染日益严重。旅游业加速发展,对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等。我们对湿地的未来表示出一丝的忧虑。希望能联合相关部门作出一些措施进行改善。
  工作人员也认同我们的看法,他们也表达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保护区所得资金有限黄河湿地面积大,管理起来很困难,保护区所得资金却很有限,他们时常力不从心。与此同时,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大力发展旅游业,众多的游客管理起来困难,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若是不发展旅游业,当地的经济发展又缺少了足够的动力。
  说着,他们带着我们到了保护区观看。这里,有些围栏被游人砸坏,湿地周边可见乱丢的塑料瓶,有人向鸟类投食而直接将食物丢入湿地中。
  我们感受到保护湿地的紧迫性,结合先前的调研成果,我们给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保护区建立健全的保护与开发机制,对各类违规行为从严查处以解决监管难的问题,可在保护区内多安摄像头,派遣工作人员全时间段监管同时加强对湿地污染的检测。尤其在夜间周围工厂会将污水废弃排入保护区,要不断监测不同位置的水质与水量,严禁将未达标的废物排出。
  此次交流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了保护区的工作。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悉心听取接收的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表示愿意帮助保护区宣传湿地保护,让更多人加入保护湿地的行列中来。


【作者:微电子学院 2016级 毛高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