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刘尧戈
发布时间:2017/08/21 10:38:00 点击:
8月20日 星期日 多云
长江水自天上来。它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而下,时而温和,时而汹涌。其自宜昌蜿蜒向东千里似练,泽被万亩良田。然其险峻则多见于宜宾之西,因水势急多夹带泥土,其水色多呈金黄,故曰金沙江。源自格拉丹东山脉涓涓细流的积累,江水顺着大地的脊背倾泻,经过千里的奔腾,金沙江水终于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咆哮。
今天见到的“虎跳峡”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市,其中间江宽最窄处仅有30米,因传猛虎可借助江中虎跳石跳跃穿梭于两岸而名。
当客车逐渐驶入“虎跳峡”景区时,眼前的平静的金沙江骤然间被狭窄的山谷收束成汹涌的一团怒涛。行驶在两岸险峰的我们距离江面尚有垂直1000米的高度,我们便已经听到了山脚下传来的阵阵雷霆。行至路穷处,我们沿着人工栈道一步步地接近峡谷下的“虎跳峡”。没有两岸险峰的衬托,不足以体现“虎跳峡”的恢弘之势。险峻的山峰和汹涌的江水相映成趣,让人顿觉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两岸险峰遮天蔽日,使得山谷中充斥着阵阵水寒。在高处尚且体会不到,当站在谷底江边,与滚滚冲天的浪花相比较,人们则显得十分渺小。滔天巨浪撞击岸边,巨石上,掀起的千叠雪涛飞溅,寒风夹杂着细碎的水滴拍打在身上,另岸边的游客心惊胆战。
浪飞不绝,声彻山谷。逝者如斯,东流不复。在过往的千年里,浩荡的金沙江水就这样生生不息从“虎跳峡”穿过,滋润着华夏民族。而在未来的岁月中,它们仍将从这里穿过滋润着我们的后代。我从“虎跳峡”中体会到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仿佛触摸到了华夏文明的脉搏。
江中矗立一石,名曰“虎跳石”。它历经岁月的冲刷犹自巍然不动,而它也将一直矗立其中直至粉身成沙。怒涛和稳石,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我对“虎跳石”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硬朗的身姿。我想,这便是华夏民族的脊梁吧。
【作者:基础医学院 2014级 刘尧戈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