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21 10:45:23
点击:
8月20日,是山东大学环境学院近未来团队针对新能源汽车问题在日照展开调研的第一天。
一大早,团队六名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位于日照市奎山城乡结合部的汽车城,这里是日照市最大的汽车交易所。由于在校期间我们就已经与汽车城的刘副总经理取得了联系,我们一到便受到了所有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与配合。上午的第一件事便是开会,反复严格审查我们策划书上针对销售商、制造商、已购买新能源汽车车主以及普通市民的四种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核查调整调研计划。天公也作美,汽车城附近刚好是一个社区集市,人流量极大,我们便两两一组,兵分三路,向“集民”们发放我们的调查问卷。开始的过程并不很顺利,因为凡来赶集者,都是双目炯炯,直奔目标而去,我们的问卷自然也遭了冷落。好在队员们机智,将目光锁定在停车场、集边小店以及摊贩上,最终还是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下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参观各大销售商特设的新能源汽车展厅,并向销售经理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信息以及客户群的信息。在这片广袤的汽车城上,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在我们的体系中逐渐丰盈起来,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位销售经理王先生,他耐心地仔细为我们讲解了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油耗汽车的优缺点、补贴情况、续航能力、电池类型、不同化学材料电池的年损耗、快充和慢充的充电时长、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不足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等,历时两个多小时,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到极致,某些太过专业的点他都给我们用生活中的现象来阐释,比如快充和正常冲电这个点,他就引用了现在市场上闪充电池的手机越来越多,但其实每一次闪充都是对电池的损害,手机充电次数多了以后会明显感到耗电速度加快,存储能力变弱的现象,这都是我们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今天的实践教会了我们无论看多少资料都学不来的知识,同时我们对日照市普通市民的新能源汽车观念以及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有了更深的认知,对能源问题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实践出真知,不可闭门造车,古人诚不欺我。
【作者:法学院 2016级 姜倩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