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狄虹

发布时间:2017/08/23 10:12:22   点击:  

8月22日 星期二 晴
  对针灸的接触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前年暑假,自己就因为肘关节受凉疼痛而针灸,还记得当时第一次针灸前,我询问奶奶针灸会不会疼啊,那么长的针,总是觉得心里害怕。而且也没人陪同,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过第一次针灸的经历相当的顺利,大夫熟练的手法与技能,让我的恐惧感在第一针下去后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几个疗程下来,这顽固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瞬间就觉得中医啊,针灸啊,真是咱们祖先很伟大的发明了,在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的时代,仍然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治病救人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前几天爸爸说手指末关节有些麻木,在我的建议下也决定去针灸。因为自己当时针灸的时候没法看到大夫针灸的全过程,而这次陪爸爸去医院,无疑是我学习的好机会!去了医院我先跑去和针灸的大夫说明了我的来意——观摩并初步学习针灸术,叔叔了解了我是西医临床的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并且自身也体验过针灸,便爽快的答应了。
  叔叔边给爸爸扎针,边给我介绍起来,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其中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的特定部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针法。
  叔叔之后又向我介绍到,针灸治病,粗略看来,大体不外两个要点:选取恰当的部位,施行恰当的手法。学习针灸,无非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按经脉选穴,这会涉及两大理论,即经脉理论和腧穴理论。经脉理论,几乎任何一本针灸学教材中,都会放在首要位置上,足见其重。腧穴理论,是针灸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说经脉理论为“选部位”提供了经线上的依据,那么腧穴理论的作用就主要是给出纬线参考。如此一经一纬,部位就确定下来了……
  虽然是简单的针灸学知识介绍,但我还是觉得受益匪浅,感受到针灸的神奇之处,临走叔叔又送给我一本针灸入门的书籍,让我回家先自行学习,真心希望几天后,我能对针灸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作者:基础医学院 狄虹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