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水环境监测中心实习者 李菲菲

发布时间:2017/08/23 21:56:07   点击:  

8月23日 星期三 多云
  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德州分中心的实习暂告一段落,每四年一次的全省能力验证实验结束。我有幸能够观摩学习并参与其中,其过程虽然磕磕绊绊,却也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
  因为这是全山东省的能力验证计划,上级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们的水质监测人员紧锣密鼓地准备了将近两个星期、共做了四次模拟实验。在实验样品CNCA-17-A05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下发后正式开展实验。上午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剂,大约40个分液漏斗,250ml、500ml、1000ml的容量瓶,若干规格的大肚吸管等玻璃仪器,以及市面上已知浓度的样品。在清洗和调整实验仪器时,我在一旁帮忙,发现学校和工作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异。监测站因为工作量大,实际考虑的干扰因素多,所以仪器和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要求更高,玻璃仪器的清洗强度远远超过学校,消耗了很大的体力,同时也让我有机会操作这些先进的仪器。
  下午上班后开始实验,监测站的崔主任耐心介绍了相关理论知识,这次采用GB7494-87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其原理是阳离子染料亚甲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生成蓝色的盐类,统称亚甲蓝活性物质,该生成物可被氯仿取萃取,其色度与浓度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2nm处测量氯仿的吸光度。我们分工协作,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实验,又加班加点的得出了标准曲线、已知样浓度和未知样的数据,结果却显示已知样浓度的误差达到了0.2,这意味着实验结论不够精准,需要找出问题重新实验。
  于是第二天一早,在与临邑、潍坊、枣庄、济宁等市的监测站沟通后,将他们的实验方案与我们的实验步骤对比,猜测是因为实验中萃取次数太多导致活性物质残留,进而引起了较大误差,同时定容和稀释倍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第二次实验改进了实验方案,萃取一次、省去定容和稀释、检测吸光度,得出结论经验证后,果然准确度大大提高,只产生了0.04的误差。考核实验完美收官。
  四年一度的监测站能力考核提供给我一次受益匪浅的实践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将物理化学知识和实际操作两者进行了必要的调和,理论知识是最理想化的,而实践中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我想可以称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此外,这次实习也让我意识到了专业水平和操作准确性的匮乏。在理论分析、实验步骤操作和实验结论可信度的责任方面,我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向人民交出合格的水环境质量报告。


【作者:环境学院 2015级 李菲菲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