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安徽旅游者 梁梓峰

发布时间:2017/08/25 23:42:02   点击:  

8月25日 星期五 晴
  暑假临近尾声,在这夏秋交替之际,我跟随父母到安徽省南部游玩,一路上的景、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回忆。
  夏末时节的皖南,天气还有些许炎热,相比之下,湖边水草丰茂,略带凉意。此景不仅吸引了我们,更吸引了成群的白鹭,白绿相间的景色吸引着我不断向前行,穿梭于树林间,寻找着树上的幼鸟,突然,一声雏鸟的叫声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抬头发现了两只嗷嗷待哺的幼鸟,茸茸的羽毛在阳光下柔软而蓬松,于是我迅速地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两只幼鸟在温暖的巢中急切地等待母亲归来的场景。这一幕使我感受到一股暖意,在心底默默地希望幼鸟的茁壮成长,也祝愿人与自然能够更加和谐的共处。不觉间到了晚霞时分,云层厚厚的铺在天空中,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天空,一只白色的白鹭外出归来,返回巢穴,孤鸟的羽毛在落日的余晖下闪闪发光,与晚霞融为一体。
  从湖边离开,慢慢走着便踱到了宏村边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旁,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马头墙,在昏暗的天空的映衬下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在这夏秋交替的时节,让人不禁想起王勃的那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起初只是简单为了防火的墙,在历史的沉淀和望远盼归的感情中,使人得到了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漫步于安静的山村时,途径了一户人家,门口饱经沧桑的木凳上摆了孩子和老人的鞋。这个山村属于经济落后的山村,青壮年以外出打工为主,村中只剩儿童和老人。鞋子安静的躺在石凳上,与寂静的山村融为一体。我心想,这样的图景也象征着一个人的一生,幼年生长在山村,壮年外出打工,老年重归故土,木凳上的鞋子展现了山村中很多人平淡的一生。对于山村中的大部分人来说,故土难迁,他们的人生上演着远行与归来。这一路上,皖南的自然景色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更触动心灵的,是这独特的风俗和人情。皖南的水土孕育出了艰苦、勤劳的人民,他们不屈于大山深处,而是走出深山,为子孙后代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我相信不仅仅是皖南人,中华民族都有着这种拼搏、进取的精神。


【作者:政管学院 梁梓峰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