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泉心”爱心社成员 马一宁
发布时间:2017/09/01 19:40:32 点击:
9月1日 星期五 晴
两周的支教调研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了。每天在学校里,不停地有同学向我问老师好。开始我的内心是有点慌乱的,后来逐渐自然起来,暖意也开始泛上心头。与孩子们相处了这么多天,每一天都很新鲜。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我上的第一节课。
那是四年二班的品社课,进了教室却发现我的移动硬盘打不开了,显示屏也被告知不好用了。眼看着就要上课了,心中不免十分焦急,只好临时转化为板书的形式。上节课刚下课的老师对我说:“别紧张!你尽管放开讲,孩子们会很配合你的!”果然,随着课堂的进行,我和孩子们很快地融合到了一起。我的品社课主题是文明礼仪培训——尊重篇。本来是打算从尊重师长、尊重同学和尊重自己来展开的,而孩子们却又提到了要尊重弱势群体,我便直接加了上去。此时我终于体会到了被学生激发灵感的奇妙,同时也对我后来的教学有了更多的启发。
看着孩子们真的有认真地思考我给出的问题、踊跃地和我互动,我内心真的很感动。毕竟我也是刚开始给一整个班的小学生上课,内心固然有畏惧、紧张和迷茫,但是孩子和学校老师的配合让我这些小情绪很快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自信、愉悦和温暖。所以真的很感激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孩子们接触,学习,并且锻炼自己。
就这样,我在我负责的品社、剪纸艺术体验,以及化学实验课上与不同年级的孩子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看着孩子们认真听讲的神情和求知的双眼,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没有课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这些天的教学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怎么能更好地让孩子有一个长期的正确的人生观。想着想着就觉得时间真是难留,我也很想给他们带来更多,眼看要面临分别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我衷心希望的是,孩子们,还有我们这些老师,能够在这短暂却有意义的时光里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最重要的还是能通过这些成为更好的自己。相遇不易,我们已经珍惜。最后的日子里希望一切可以顺利进行,不要面对伤感的别离。
【作者:化学院 2016级 马一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