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03 23:29:46
点击:
转眼间,暑假已到了尾声。这个学期,我们将随学院搬迁到青岛校区。两年里,从兴隆山到洪家楼,我既领略了兴隆山的气势雄伟,又体验了洪家楼的小巧玲珑。崭新的青岛校区,又会是怎样的呢?更何况,这次换了一座城市。
在青岛市区下车后,我顺着地图的指示,终于逮到了迟来的公交车。公交车一路向东驶去,高楼大厦逐渐落在了后面,大片的农田、建设用地赶在了前头。距离学校还有两站的时候,车里只剩下了我和司机师傅二人。师傅见我是山大的学生,向我介绍了很多关于鳌山卫和建立的海洋研究基地的情况,我从师傅的语气里感受得到这里的人们对山大到来的期望和欣喜。下车后,青岛校区南门刻的“山东大学”四字赫然闯入我的视线。新校区被滨海公路和山大南路切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梯形,尽管手中有新校区的地图,可还是一时摸不着头脑。犹豫半天后,我索性顺着一条路走了,心想不如趁此熟悉一下校园。
幸运的是,歪打正着,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公寓。踏入公寓,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服务台,有两三个阿姨正在值班。我办理了入住手续后,阿姨见我是从济南搬来的“新生”,热心地告诉我公寓里开水房、洗衣房、电梯等所在的位置。握着宿舍的钥匙,我满怀激动地来到宿舍打开房门。两个月前打包的行李按编号整齐地躺在4张床上,宿舍装修精美,简单而又温馨,坐在书桌前,我不禁想到了两年前在兴隆山的时光。虽然是新宿舍,可仍然需要仔细地清扫一遍。我把桌椅床铺上时间洒落的灰尘擦掉,一如两年前初次进入大学时的小心翼翼。接着,又把洗手间和阳台清理干净。看着干净了许多的宿舍,心情更加愉快。然后我把尘封了两个月的行李打开,将床铺用品拾掇到楼下晒着。剩下的东西,分门别类地跑到储物柜里。我往凳子上一坐,早已大汗淋漓。
收拾完宿舍,暮色已至,肚子早起义多时。我揣着校园卡,向餐厅奔去。彼时餐厅里就餐的人正慢慢散去,我碰巧遇见了同院的一位同学。他已在新校区住了近一个月,我从他那里了解到教学楼、图书馆、博物馆等信息,准备明天去一探究竟。走出食堂,夜色像网一样笼住了这个天地,偶有几朵漏网的云在挣扎地泛着白光。海风吹过,温柔得不像样子。我和同学漫步在校园之中,一边为新校区的现代化和大气而欣喜,一边细数着这里与洪楼的差别。一闹一静,一小一大,仿佛实现了入世与出世的转变。我仍然记得搬校区之前辅导员给我们说的一席话,虽然又搬到了新校区,但你们不再是大一的新生了。在这广阔而又僻静的天地,该做些什么呢?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万文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