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共享之路”团队队长赵晨斐
发布时间:2017/09/05 00:20:45 点击:
9月4日 星期一 晴
暑期社会实践选择了共享经济作为研究专题,并具象至共享单车这一当下热捧的经济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索。今日,我所带领的“共享之路”团队完成了最后的总结工作。接收完最后一份文件,合上电脑,整个实践历程历历在目,也勾起了心中的回忆。
开始,面对这一课题不知从何入手,涉及方面繁多而且不易找到重点和亮点。但当济南之行进行到最后一个项目——摩拜公司采访时,已经告别了最初的盲目和迷惘,增加了对于实践课题的针对性和掌控力。这其中的过程,也让人收益颇多。结果也许并不重要,但从“不知”到“知之”的历程,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和思索能力。同时,反思自己昔日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
有行才有知,从初次探访街区和生态圈的好奇和广撒网政策,到政府采访中按照前期市民反馈分条提出问题,看似仅仅是因为信息获取量增加而引发的思路转变,但实则不尽然。前期我们了解了各个群体面对摩拜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的不同感受和使用诉求,看到了有桩核无桩的不同形式对于交通的影响,发掘了蕴含在车辆设计,游客体验和推广项目中的共享经济的多元文化对于城市形象建设的影响,才找到了这一课题中较易于改善的方面,进而能给出自己的视角的建议和体会。
行,不应是为行而行,而应让其丰满起来,真正为了探索新世界而服务。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济南的实践中,政府与摩拜展开旅游之行方面的合作,一方面加快了摩拜的推广,另一方面,也利用摩拜在多地区的宣传渠道,成功完成了济南新形象的改变,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印象中刻板形象不同的服务部门,也看到了年轻的活力在城市中扩散。
人是社会的产物,走向社会即是走向更加广大的人群。而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了感受到了集体感与合作感。这体现在团队内部,也展现在社会之中。而在整个过程中,队员们能不惧艰辛,不论炎炎烈日,还是未曾预料的降雨,我们都不甘放弃,这份坚守令人感动,也让我体会到一个集体一同完成一件事的凝聚力。
最后,感谢我们调研团的所有队友一路同行,其间所得,难以一一尽述,以“知行合一”四字作结。
【作者:化学学院 2015级 赵晨斐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