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东斟灌村社会实践成员 孙佳仪

发布时间:2017/09/07 09:47:28   点击:  

9月6日 星期三 阴

  离开寿光,离开潍坊,我脑内仍时常浮现出初到东斟灌村的那个下午:夏日炎热的柏油马路上尽是满载货物的大车,道路两旁是密密麻麻的白色大棚与分散的绿油油的玉米杆;村里不像其他农村那样脏乱,却也不如其他村落热闹,静谧的街上偶尔只听到有两三老妪在巷道里话家常;村委会墙上的二十四字价值观赫然在目,而村民委员会主任正在村口等着我们。
  休息过一晚,转天上午我们便于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支书就东斟灌村的彩椒行业发展与供给侧改革进行了访谈。村民委员会主任是个党员,头发已花白,腰板却还硬挺,眼神精明,吐字流利。村民委员会主任连任二十多年来深受村民信任,始终不忘初心,跟着党走,致力于把彩椒种植做大做好。在我们观看完宣传视频后又为我们解答了诸多存疑:发展彩椒种植的背景、动机与一体自动化过程,彩椒的国内外出口情况与市场价格波动,未来的发展走势与预期等。经过一上午的访谈我们已大致清楚东斟灌村的彩椒种植的独特优势与运营便利,但是当我们对于其在供给侧改革结构下的未来发展表示担忧时,村民委员会主任却以武断的语气反驳了我们。
  下午,村民委员会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村内返村种植大棚的大学生。青年留一头板寸,神采奕奕,字里行间中表现出“回村太晚而少赚了几十万”的遗憾。据悉,他大学毕业曾在市里待过几年,但是生计压力与收入不成正比,加之看到村里人近几年搞大棚盖起了洋房,便回村加入了彩椒大军。与村民委员会主任不同,这位大学生对于单纯发展彩椒种植的做法并不看好,他表示彩椒近几年价格走低,虽然仍有利润,但是利润逐年减少。他正打算多承包一个大棚,结合农家乐等服务业拓展彩椒的产业链,争取吸引更多人来寿光游玩。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开始了本次实践的重头戏——实地考察彩椒大棚。还未进入大棚,一个二维码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每个大棚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见大棚内所种植彩椒的品种,生长情况等资料,很是方便。进入大棚,第一感觉就是热!看一眼门口挂着的温度计,竟然高达四十多度。棚内的彩椒长势良好,一株株整齐排列,每一株上都挂满了饱满的彩椒,期间夹杂着一些西红柿植株,随摘随吃。通过与棚主的聊天,我们了解到大棚的形状、大小、材质都与影响彩椒的成长的日光、风力等息息相关。
  之后,带着我们的收获与思考,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离开了东斟灌村。


【作者:未知 未知 孙佳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