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6 09:39:36
点击:
第二次做暑期社会实践,相比于大一的期待、紧张,这一次更多的则是沉重,甚至有一点点焦躁。很希望真真实实地去发现问题,调研最真实的数据,切实帮助到被调研的群体。也许是在洪楼西门的商业一条街发问卷的时候,“山大的学生啊,每年都有人来发问卷,还不是老样子……”一句情不自禁的抱怨突然让自己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浅薄、实际能力的匮乏,回望将近两年的学习生活,好像学到了很多很多,能做的却又很少很少,很是惭愧。
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也带着一份厚重的责任感,又一次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征程。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聋哑人”这个特殊群体,说起特殊,并不是对他们自身缺陷的特殊关注,更多的是对这样一个坚强的群体的敬意。而提到就医问题,总是想到“就医难”,大部分健全人尚且感到方方面面的难,况且是自身就带有一些不便的聋哑人呢?于是,整个夏天,九个志同道合的政管人组成了“无声告白”调研团,所有的准备都围绕“聋哑人”“就医”这两个关键词展开。
从5月10号到7月初,历经近两个月的反复讨论、请教老师,队员内部多次的争论与修改,最终确定了主题方向,完成了问卷和访谈提纲的最终版本,确定了此次调研实践的六条主线,确定了调研中多种方法多管齐下,力求得到最真实、最原始的一手数据。
从7月6号开始,历经近10天的正式调研,我们分发问卷小队的足迹遍布泉城公园、泉城广场、洪楼广场、大小医院诊所近20家;线上访谈小队也忙而不乱地进行着工作;线下访谈小队同样穿梭于济南的多个地方。炎热的7月,大雨的7月,清晨的小树林,夜晚的公教楼,都有我们努力、思考、探讨、争论的痕迹。
一点一点,随着调研的深入,大量的数据呈现在我们眼前,头晕目眩的感觉又一次来临,想透过数据看到隐藏问题的急迫感压到我喘不过气来。至9月中旬,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才终于得以完成,庞大的信息被缕清之后,整个调研才有一股“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清爽之感。
调研的过程历久弥新,遇到的困难也历历在目。大多数直击社会痛点的调研,都会有过被拒绝的痛苦。相比之下,问卷小组的进展情况就显得乐观一些。当然,我们没有一味地只追求问卷的数量,还严格控制问卷的质量。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得到了近10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3%,这些有效的数据,为我们的后期分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经4个多月的准备、讨论、查资料、调研、分析、撰写报告,我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与感受,也有了更多更真实的体会。过程的艰难与不易,更让我们意识到了当代大学生深深的使命感,唯有少年强,国家强,这些特殊人群的处境才能被更好的探索得以改善。
2017年的暑假,紧张而充实,忙碌而踏实。“无声告白”调研团的成员们,感谢与你们相遇在山大,实践在济南!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李婧茹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