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省图书馆志愿者 张雅丽

发布时间:2017/09/17 09:30:18   点击:  

9月16日 星期六 多云
  申请了两个学期,直到今天才如愿以偿来到了省图做一名志愿者。想象中的省图是一座像知新楼一样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俯视着这座城市,走近才发现她是一座掩映在周围高楼下的典雅的建筑,彰显了图书馆谦逊的品格,深厚的内涵。
  我和同学被分在了外借部,“外借部会做什么工作呢?登记检查图书的借阅记录?或者帮忙归位读者归还的书籍?”在我遐想之际,管理员姐姐带着我们来到了借阅室,放眼望去,一架又一架的图书,果然是卷帙浩繁啊。早上九点时,里面已有很多居民前来借阅。姐姐教我们自助借还机的使用方法,并分配了任务----帮助借阅者操作这些机器。戴着工作牌,我开始了小小图书管理员的一天。
  起初,看到有人因为操作问题被难住,我走上前查看,一长串的问题原因让我受到了惊吓,这怎么办?幸好专业的管理员来帮忙解了围。我努力记住了他的做法,以免再次陷入困境。面对着两台机器,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主要的操作问题是借书卡的放置及图书书脊未置于感应区而借还失败,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成功地帮助了一位位读者。服务不是为了微笑致谢以回报,但当看着他们脸上因小困难而生的愁云散去,挂着满意的笑容感谢自己时,一股暖意在胸中微微荡漾。微笑给予了我更大的动力。总有一些读者找不到想看的书,这时候我又多了一项工作,找书。几趟下来,虽然有些没能找到,心中不免小小沮丧,然而一切努力都不是白费的,我大致熟悉了各类书籍的位置,再有人问起时便是成竹在胸,不慌不忙。
  空闲时整理书籍,我惊讶地发现,他们阅读的书内容非常广泛。读者也是从小朋友到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们,各个年龄段都有。老人们普遍选择养生,书法,文史这类,当然不乏学习电脑技术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令人心生敬佩。年轻人则更多关注与职业相关书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兴趣挑选喜欢的类型,而借阅数量也大多是可借的上限。看着他们爱书,读书,再回想我家乡的情况,与图书馆隔绝让人们无所事事,空闲的时光都在闲聊与游戏中度过,我不禁自惭形秽。
  上午的时光悄悄溜走了,短暂休息后。我们开始了下午的工作,没午休的我频频打哈欠,站了一上午的腿脚也不受自己支配了,尽管很累,依然坚持着完成这些简单的任务。临近四点,我们被调至一楼的儿童图书借阅处,整理一片狼藉的图书。时而站立,时而蹲下,本已疲惫的身子更累了,看看一同前来的同学,同样疲惫的他们还在坚持着,我怎么能拖累集体呢?将散放于四处的书一一收回,参差不齐的书本小心拍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管理员的不易。周围的家长们陪着孩子聚精会神地读书,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羡慕啊。我们家乡的孩子有几人经历着同等的幸福呢?他们的家长所想的教育是教训孩子好好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上各类补习班,抑或放手不管,放纵孩子们沉迷手机,游戏,电视以致堕落至无可挽救之地步。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城市与乡村教育的差距。同时看着那一本本残破不堪的书籍,看着刚刚整理好又被翻乱的书架,很希望家长们在教孩子们学习知识时更要教他们尊重别人的辛苦劳动,爱护知识的源泉。
  一天的志愿结束了,拖着沉重的步伐返回校园。身体的劳累掩盖不住心灵的满足,手中玫瑰余香犹存,精神震撼弥足珍贵。人生因经历而美丽,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体悟真真切切的生活,我想我会一直用多样的经历去装点这平凡的人生。  


【作者:外语学院 2016级 张雅丽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