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 孙晓彤
发布时间:2017/09/18 00:08:02 点击:
9月1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晚上,作为学院研会学术部部长,我与分管主席正式约见了我们部的新人们,看着现在的他们我不禁回想起了过去一年在学术部的时光,记忆瞬间涌上心头,感触良多。
一提到学术部,我不得不说,学术部的工作是多而杂乱的,也是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才能够做好的。例如,单就一场讲座来说,要经过搜集海报内容、拿海报、布置会场、会场服务、打扫会场等诸多环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的话,就可能会造成一场事故。我们深知在接待中外学者的时候,我们代表的不是自己,也不仅仅是学院,而是山东大学,甚至是中国大学生的形象,所以每次都是谨小慎微、细心百倍,但是即使是这样,作为一个刚刚加入学术部的新人,也难免出现大大小小的各种错误,记得我当时最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在讲座结束之后忘记及时收海报架子,而我本人因为这个原因也多次被部长约谈。但是现在,经过一年的锻炼,我再也不是一年前的那个“粗心大王”了,各个活动的各个流程早已烂熟于心,几乎成为一种本能。但是,第一次组织讲座时的紧张与忐忑,出现突发事故时的慌乱与惭愧,却还是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挑动我的神经,成为我告诫自己要做得更好的推动力。
事实上,学术部应该算是研究生会活动比较多的部门,大到校级间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小到平日里的一场讲座,凡是跟学术有关的活动,都需要学术部的小伙伴们出动。记得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是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当时的课程是比较多的,一方面要整天泡在图书馆里阅读老师要求的书目,另一方面,还要时刻准备应对部门工作。那时每天早出晚归,常常要到半夜才能回到宿舍,日子忙碌而辛苦,但也异常充实。那时的我们熬过夜、犯过错、挨过批评,但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我们成长成了更优秀的自己。
此时此刻,看着今年刚刚进入部门的新人,我不得不承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如我去年那般,对学术部的原始理解是不准确的,学术部其实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部门的大多数工作也如其他部门一样平凡而琐碎。但是,即使是这样,在刚刚结束的研会新一届面试中,我也同去年的师哥师姐们一样,并没有点明他们的“误解”,因为我们都知道,经过学术部众多工作的洗礼之后,得到提升的不仅是学术方面的能力,更多的是收获一生受益的本领。
一年的时间,说长也短,说短也长,看着刚入门的新人们,我似乎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懵懂而稚嫩,单纯而乐观,时光终究会把他们每个人都打造成更好的自己。所以,感谢时光,感恩你们!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孙晓彤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