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药学院本科生 葛蒲

发布时间:2017/09/19 10:14:09   点击:  

9月18日 星期一 晴
  今晚,在习习的微风下,我在趵突泉校区9108上了一节张义宾老师的“《论语》导读”课,深有感触。
  这其实是第二节课了,不过在今天补选的时候,我才将这个课选上。在六点半,张老师便早早到了教室,并且给我们放了一首曲子,名曰《文王操》,这首曲子是孔子师从著名琴师师襄时所习,《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个故事充分地反映了孔夫子学习时的勤奋与刻苦,这大概就是老师给我们放这首曲子的用意吧!随后,老师领着我们阅读了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后他告诉我们,人在这个世上,要学会发誓,而且发的誓要时刻牢记。正所谓“常立志不如立长志”,人们在高中阶段的目标几乎是相同的,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可是每个人上了大学,都仿佛置身于一个前方有无数条道路的分叉路口,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变得十分浮躁,不知道该干什么好,所以,老师关于人在内心应该有一个誓言的言论,对我们大学生很有参考意义。接着,老师简要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以及各朝各代统治阶级对孔子的态度,随后,便领着我们朗读了《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
  读罢,老师便为我们讲解了起来,今天剩下的所有时间老师都在给我们讲《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学”并不仅仅是学习的意思,它应该被理解为“觉”,每个人面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比如多数人看到鲜花都会感到美好,而看到牛粪会感到厌恶。这种产生反应的能力老师称之为“觉知力”,这种能力虽因人而异,但是每人的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后,一般都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也是这种能力的另一种解释。老师的这一番话,令我耳目一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瑰丽的明珠。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论语》这本书值得我们大学生好好读一读。

【作者:药学院 2015级 葛蒲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