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唐鹏韬
发布时间:2017/09/19 12:28:46 点击:
9月18日 星期一 晴
9月18日下午,山东大学举行庆祝齐鲁医学100周年新闻发布会,庆祝齐鲁医学100周年,并将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这里先来说说历史沿革,“齐鲁医学”源自齐鲁大学医科,是中国近代西医教育的源头之一。齐鲁大学医科的前身为成立于1903年的山东共合医道学堂,其历史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864年的登州文会馆,也是是山东省第一所正规现代西医高等学校。1917年,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在济南的主校园落成,中文名称为基督教齐鲁大学,和燕京大学享有“南齐北燕”之称。后来齐鲁医学的医科逐渐并入了山东大学,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在齐鲁医学10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医学生,我颇有感悟。在前辈们的身上看到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信念的无悔付出和对科学的无私奉献,他们真的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有时,去治愈”,是医者的使命:“常常,去帮助”,是职责的延伸:“总是,去安慰”,是人性化的关怀……美国医生特鲁多的箴言所涉及的,不仅是素养的具体表现,也是精神的外在形式。医者——人类躯体的修补匠,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也是病患心灵的按摩师,这些,需要精湛医术的支撑,更少不了医学人文素养这一砥柱,医乃仁术,我们不仅要学习好知识和技能,也要心中有仁。
现在,“又穷、又累、又危险”似乎已经成为医学生的关键词,医生薪酬低、医生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医患关系紧张,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影响这许许多多的医学生。于此,我感觉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高尚的从医观念,用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去行得春风有夏雨,赋予医学以脉脉温情,无论现实是顺境抑或逆境,做一个怀有‘爱’的人——爱生活,爱医学,爱救死扶伤,也爱努力拼搏。
我发现其实成功没有一个标准。做一名医生,不需要过多地追求名利,把内心变得淡定,医术高一点,道德水平高一点,能拯救更多的生命,让更多的人健康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作者:基础医学院 2016级 唐鹏韬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