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舒钊

发布时间:2017/09/25 00:25:23   点击:  

9月24日 星期日 晴
  “数学建模,上学期不是听过一次了嘛。”刚刚听到有个关于数学建模讲座时,我很不已为然。“那可是清华教授的讲座啊”,“数学建模大赛……”诸如此类的念头反反复复晃荡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环斩不断。冥冥之中有那么一个人,迫使我走向振声苑。
  看到姜老师的那一瞬,确有那么一瞬愣眼,他看起来并不像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他更像一位睿智精神的学者。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令我真真切切的怀疑跟随自己二十载的左半脑,怀疑那笨拙的唇舌。年轻活力,八十岁高龄仍坚持站着讲课,近两小时。他上课亦非单纯读读PPT,或者不断的赶教学进度。上课热情,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他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学老师,不一样的大学课堂。我不知道多久之后还会这样想:哦,原来大学课堂还可以这样呀!
  听课的学生大部分上学期已上过数学建模课程,甚至他们有些人参与了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讲座上关于建模的内容并未听入几分,倒是一些与建模无关的“闲话”印象深刻。谈数学建模,定是数学模型的现实应用。而面对一个个简简单单的生活例子,如包饺子、障碍物形状,却也如何无法与数学、与建模联系起来。或许我们已形成一样思维僵局、思维牢笼。而破除这种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概是这堂讲座予我之最大收获。
  谈起数学建模大赛,刘保东教授说获奖的很少,重在参与,体会运用数学的能力。汗颜!想今天来听讲座的目的是何呢?这让我不禁思考学习数学、学习这些基础科学的目的何在,仅仅为了考试、为了期末的绩点吗?或许只为考试,仅仅研读学校发的那本教材便已足够,仅仅会那些数学推导、证明、计算便已充足。而后呢?便抛之脑后。想着这些年瞥一眼便跳过的实际问题题目,真遗憾,真难过!学习,到底不是为了学而学,乃为用而学。 


【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级 舒钊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