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 政管学院本科生 庞海尘

发布时间:2017/10/12 21:00:28   点击:  

10月12日 星期四 晴

早在前几天,我就看到关于殖民主义、宗教政治与现代化的对话的讲座推送,而碰巧今天下午是可以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我就与班中同学一同去参加了这次的学术讲座。
  来自北京大学的王红生教授以印度经济“自由化”改革为例,为我们阐述了殖民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虽然我对印度的关注度并不高,只是在读类似世界史书籍中有所接触,但这次讲座深入浅出,让我收获颇丰。如我们所知,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进入印度,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经济掠夺,19世纪占领全境,开始残酷的殖民统治,直到1947年八月印度才宣布独立,成为自治领。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印度深受殖民主义的残害,但如何去平衡界定先进殖民国同时给予印度的强大推动力呢?根据王红生教授为我们的介绍,学者们关于印度殖民主义与现代话的探讨可以简单得分为两派,一方是罗易所坚持的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最终成全了印度的统一,以积极的角度阐述殖民主义;另一方是反驳罗易,认为殖民主义并非是进步力量,它扼杀了印度自身内部的进步动力。以我个人的看法,我更倾向于第二方,英国破坏了印度的旧世界却未给予它一个新世界,马克思曾言,殖民主义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地工具。这种”不自觉”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在我看来,从地理大发现到残酷殖民时期这段历程深刻得体现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殖民主义带来的先进技术,观念,管理体系并加速各殖民地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并不能否认它对各地区人民的残酷掠夺和剥削,更不能忽视各殖民地内部孕育的进步力量。正如王教授所说,印度90年代的经济自由化改革不是对殖民史的简单回归,而是自身几十年发展的政治经济成果。



【作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 2016级 庞海尘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英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