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向母校汇报”优秀青年校友成长分享会参与者 王宇彤

发布时间:2017/10/16 01:50:38   点击:  

10月15日 星期日 阴
   创业,在习惯了固化人生轨迹的我眼里,是一件“离经叛道”而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当微信推送里,那些熟悉的名字在我眼前经过时,我还是忍不住,想要一睹这些创业“大佬”们的真容和风采,听听在他们波澜壮阔的故事里,到底有什么,是我不曾拥有过的?
  于是,在母校116周年生日这天,在“向母校汇报”优秀青年校友成长分享会,我和这些被称作“优秀校友”的前辈们,来了一次思维的相遇,他们说,我听。
  刘培超说,成长就是追求变态的极致。大一第一天入学报到,走出兴隆山体育馆拐角处的中国移动展台,居然成为一个人创业的原点。通过校园代理商赚得第一桶金;在专业课上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在研究生阶段努力在两年内学完所有的知识;在遇到人生瓶颈时毅然决定背包远走他乡,走过30多个省份的名山大川,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博士毕业后来到深圳,创立越疆科技;美国众筹成功,获得李总理好评……在他的人生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那么顺理成章,却又不难看出,那种久经沧桑后的云淡风轻里,其实夹杂着的是无数艰苦与奋斗的日日夜夜。把自己逼到极致,是他告诉我们的成功的唯一“捷径”。
  杨晨说,市场经济下,决定你的不是你能创造的价值,而是交换价值。这句饱含哲理的话语,其实也是开启了他创业人生的指路灯。人生路远,在每个阶段,他努力地学习生活教给他的道理、带给他的创业机遇。港大交换经历给他带来开眼看世界的机会、一条“不发达国家享受强制合法权”的新闻让他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在创业起点没有钱,那就写一张网页,不花钱也能测试市场需求;在创业成长期遇到单一化、抄袭等问题,那就毅然转型,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自己的门槛。也许人生无法未卜先知,那便见招拆招,只要有独到的眼光和对细节的敏感,终会吹响成功的“集结号”。
  还有进化者机器人创始人“小胖”林贺、编程猫的创始人李天驰,他们都是优秀的创业者,同时他们也是坚持、勇敢、独特、注重细节这些特质的代言人。
  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的人生没有差别,都是在起起伏伏中寻寻觅觅,在手边的事情中忙上忙下,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潜质,可以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我认为创业离我很远,可我难道不需要对未来的远见卓识、对社会变化的准确感知,和一颗坚持勇敢不懈努力的心?人生不存在限制,所以,我们从不应该给自己设限,无论将来你走到何方,这些因为难能所以可贵的品质,将永远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烨烨明星。


【作者:管理学院 2015级 王宇彤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