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舒钊

发布时间:2017/10/22 21:37:10   点击:  

10月22日 星期日 晴
  辩论结束了,一切都如梦初醒,惶惶不可思议。
  当初报名参加辩论赛的时候,完全出自一腔热血,没有想过将会付出什么,也没有想过获得什么。我仅仅只是想在有限的大学时光,做一些有趣的事,收集一些有趣的经历。
  入学唯一的一次周末,全都交给了辩论,交给了两天前仍旧与我的世界毫不相关的东西。但就是这毫不相关的东西,将我的世界又扩大了一些,这莫不是最大的财富。
  两天的准备,时间很短,很仓促,和1617的几位朋友一起,都是从无知到渐熟,从茫然到渐知。知辩题、想论点、查资料、写辩稿,有晚间十点教室敲响熄灯铃的讨论,有午后饭点已过仍埋头写稿的坚持,几天的投入苦干,在这平淡繁忙的大学生活之中泛起一丝涟漪,使人舒心,使人喜悦。于此电脑前,想起刚刚那几十分钟的辩论,想起那短促激烈的交锋,真的难以淡忘,难以忘怀。作为反方二辩,我的主要任务即使提问攻击对方论点论据。不得不说,辩论确实是个脑力活,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出对方话语中的漏洞,还要明确流畅的表达出来,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话都不流利的南方人而言,尤为具有挑战性。这次辩论表现的确不佳,最大的毛病是缺乏逻辑性。质询的问题之间没有逻辑性,自由辩时对于问题的把握、对对方言语漏洞也缺乏逻辑联系。明明很容易的发现了对方的漏洞、毛病,却无法用有效论证辩证我方观点。整场辩论,很大程度上是反驳对方的论点论据,对于己方论点的把握性上倒是差了不少。一场辩论下来,浑身都是一股感觉:很想延续这场辩论。我不知道这是辩论能否使人入迷,但它的的确确具有这种潜质。
  不知道下一次辩论在何时,不知道下一次还有时间参加否。辩过,终不悔!

【作者:环境学院 舒钊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