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经济学院本科生 李元绪
发布时间:2017/10/23 09:29:22 点击:
10月2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经济学院迎来了40周年院庆。作为志愿者,我激动的心情从前一天的晚上便无法平复。虽然我的工作非常简单——为合影嘉宾摆放座椅,但是作为组长我也丝毫不敢马虎,还是反复与负责老师沟通,确认详细的工作流程。
早晨八点,我们的工作正式开始。天朗气清,惠风和顺,明媚的阳光照耀着知新楼前一块块展板,照耀着志愿者们青春蓬勃的身影,也照耀着校友嘉宾们的灿烂笑容。校友们有的满头白发,却仍然精神矍铄:有的刚刚步入职场,但已经初露锋芒。在将座椅摆放整齐之后,我也投入了采访校友的工作。一位86岁的老教师热情地在留言簿上写下一大段对学院的寄语。他高兴地对我们说:“我就住在山大教职工的家属院,虽然已经退休几十年,但是对经济学院的感情丝毫没有变淡。我现在身体很好,没事的时候总会来逛逛校园,看看学校又有哪些新变化。几十年来我也因此看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让他最高兴的,莫过于和学生弟子的重逢。他说,许多学生在经济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让他非常骄傲。他也对我们充满了期待——“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大,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祖国未来的发展,全靠你们年轻人的担当!”听到他的嘱托,我的内心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是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奋斗才得以实现。
今天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经济领域的精英前辈。和我想象不同的是,他们大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却也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场。采访过程中,虽然我的一些问题颇为幼稚,但是他们都十分热情仔细地为我解答。
在中午将桌椅搬回教室之后,我们开始陪同校友参观山东大学博物馆。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展出令人叹为观止。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齐鲁大地上灿烂的文明成果,还有山东大学考古工作的辉煌成就。对学院的自豪、对学校的骄傲、对国家的责任使命感,注定让今天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是啊,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学校、国家,都需要每个人用自豪和自信去支撑、用奋斗与拼搏去营建。今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含义,也更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抬头仰望知新楼顶的那片蓝天,老教师的话又开始在我耳边激荡:“祖国未来的发展,全靠你们年轻人的担当!”
【作者:经济学院 2016级 李元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