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软件学院本科生 毕冠群

发布时间:2017/11/11 10:12:30   点击:  

11月10日 星期五 晴
  紧张的盯着手机时钟,最后确认一下购物车有没有加全,然后静等着12点的来临。随着时间准时跳到00:00,网络也应声慢到难以忍受,不断地刷新进入退出再进入,终于等到最后可以发出一声舒心的长叹:啊,终于剁完手了~
  美滋滋地回顾自己刚刚抢到的新衣新鞋,也都默契地不去细算支付宝有多少笔支出,要吃多久的土。支付宝在这一天非常狡猾的不显示记账流水,想来不止我,大概不少人今天都这样熬夜“挑灯奋战”。
  买买买开心吗?或许是的。但在现在这个时间,该抢的东西都已抢完,热闹喧嚣的宿舍楼逐渐趋于平静,冷灯之下,人也总要冷静下来,再仔细想想,身为还不挣钱的学生,这么买,真的开心吗?
  几乎每一个人类都患有一种“精神病”,它叫“消费主义”。这种病的患者一见到某些商品,便眼里放光,兴奋不已。而若发展成重度患者,这些人在消费过程中比起使用价值,倒更看重自我精神满足,在意消费的符号性质,把商品看作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了。不断地追求和无限制的增加非基本的需要,为了炫耀而消费,很大程度上也成了现代人的通病。想想前一阵沸沸扬扬的“裸贷”事件,说消费主义在蚕食着这些重度患者的灵魂,也绝不为过。 
  但拒绝“消费主义”,就不能愉快地买买买了吗?当然也不是。我理解的理性消费,是“满足我需求的消费”。并非有了钱就要花,并非不需要也要买,我现在应该做到的,是把好钱关、理性消费——缺什么买什么,什么有用买什么,不贪图眼前的便宜,这样才能让每一分钱都花的有意义。
  仔细想想近期的目标,我还想去重庆吃火锅逛8D魔幻山城,去四川看圆乎乎憨态可掬的熊猫呢。已经是成年人了,享乐还向家里狮子大开口着实不合理,倒不如借这次思考,开始走上理性消费的道路,在自己认为最最值得的地方,再花光自己的最后一分钱吧。
  理清了思路,也到深夜了,明日起早,再清理一下已经下过的乱七八糟的单,该退的就退掉。这么看来,这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双十一呢。


【作者:软件学院 2015级 毕冠群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