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16 10:38:38
点击:
漫步小树林,海边迎晨曦。正如《我的山大我的家》这首歌中歌词描写的一般,学习在中心校区的我每天都能感受到那透过小树林树叶如晨曦般的温暖。山大带给我的温暖很多,像晨曦,四散着。而其中最让我感受身切的是山大对贫困生方方面面的关怀与体贴。
这个学期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九月份,班上每位觉得自己家庭贫困的学生都填写了贫困申请表。不久,班级马上就组织起了一个贫困评议小组,小组成员有班干部和各寝室室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申请贫困资助的同学的生活情况比较了解。九月下旬的时候,辅导员就主持了贫困审议会议。会议上,导员对申请学生日常消费,家庭收入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了解。最后确定贫困生人选的环节也是由参与评议的同学投票决定的。考虑到贫困生的信息隐私问题,贫困生资助名单只会公布受助学生的学号,并不会公布他们的姓名。山大资助贫困生的方式有国家助学金,校圆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让人倍感温暖。我的一个室友就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前几天在宿舍里,他高兴地说到,国家助学金的钱已经到账啦。从他领到资助时露出的温暖笑容里,我看到了国家、社会和山大对贫困学子的暖暖情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国庆的时候,我在管理学院的网站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添翼工程的通知。看完了通知,我了解到,添翼工程开设了计算机知识技能,英语口语训练,礼仪学习等多种多样的课程,全方位、多视角地提升学生素质。让我非常暖心的是这些课程对贫困生都是免费的,不收取任何费用。碰巧的是,我有一个老乡同学就参加了添翼工程。上一周星期六的晚上,我看到他背着书包回到宿舍,我问他,怎么这么晚回来,是上自习吗。他笑着说,晚上上了一大节添翼工程的课,并在教室里做了一下课堂留下的作业。从他刻苦学习的样子上,我看到了那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
好事永远不嫌多。在班级的微信群里,我不定期而又经常地会收到关于勤工助学的信息。山大帮助贫困学生的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勤工助学。顾名思义,勤工助学就是给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岗位,并根据工作时间结算工资给贫困生。我其中的一个室友就参与了勤工助学。前段时间,我向他了解了一些关于勤工助学的事情。他告诉我,工作任务主要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帮老师处理一些文件,或者是整理一些纸质文档之类轻工作程度的事情。我问他,做勤工助学会影响到自己平时的学习吗。他说,勤工助学的时间安排是为每一个上岗同学量身定做的。每个上岗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在自己没有课的时候去工作。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经常在没有课的时候往老师办公室跑了。他还告诉我,他一个月大概有两三百的勤工助学工资。从他每次去勤工助学岗位时的背影里,我看到了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
常怀感恩之心,常存进取之志。不以家寒而自弃,不以己贫而自卑。以知识改变命运,以学习造就未来,以自强迎接挑战,燃烧温暖捂热的心火。这是贫困学子对山大温暖记忆的爱的宣言。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也将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管理学院 2016 朱海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