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软件学院本科生 毕冠群

发布时间:2017/11/17 10:51:10   点击:  

11月16日 星期四 晴
  最近一直在关注江歌刘鑫的事件关注下来,到今天,我仍会有种无人能惩治恶人的无力感。
  我理解人性的软弱和自私,面对危机时,懦弱的人选择了自保,让朋友为其挡刀。可我没办法接受一个没有良知的人。什么是良知?是做错了事后,良心不得安宁;是即使没有任何人指责你,你却无法放过自己。
  可刘鑫及其家人显然没有良知。
  一个有良知的人如果在屋内目睹了他人被残忍杀害死亡,而不敢上前帮助,事后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会试想,如果自己胆子大一点,帮助了对方,是不是对方就不会死了。可刘鑫面对的是自己口中形影不离的好姐妹,是怕她害怕在车站等了她两个小时,最后被她前男友杀死的救命恩人。她居然在拼命撇清关系,生怕自己受到一丝一毫的谴责。一个有良知的家人,得知闺女的好友为自己闺女而死,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闺女好友的妈妈,以此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点,可刘鑫的家人却和刘鑫如出一辙,为了撇清女儿和江歌死亡的关系,说江歌命短。
  这是多么让人毛骨悚然的一家人啊!在他们的认知里,谁妨碍了他们的生活,谁就是坏人。可当他们自己妨碍了他人生命时,却可以撇着嘴说,跟我有什么关系!谁让你的命不好!
  所以刘鑫才能愤怒地威胁江母,要停止协助警察调查。她忘了,找到凶手,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报仇,是最基本的,她也忘了,她威胁的是恩人和最好朋友的母亲!刘鑫指责江母公开她和家人的私人信息,引来了网络暴力!她可曾想过,是她和家人先给江母带来了更大的暴力:她用失踪的冷暴力对付江母 ,她的父母则口出恶言,咒骂江歌是活该短命!
  时隔一年,这件事再次引起轰动,是因为刘鑫终于在媒体的牵线下见了江母。面对镜头,她口口声声说是来道歉的。可她根本没有悔意,除了推卸责任,就是在表演一个“忏悔”的人。她来见江母的真正目的是想结束网友对她的抨击。她说,自己的日子不好过,每天都不敢出门。可大年三十,当江母抱着江歌的遗像听着窗外震天的鞭炮声时,刘鑫已经换了新头像,还发了一张比着剪刀手的自拍。
  究竟谁的日子更不好过呢?
  跟江母再也无法弥合的巨大痛苦相比,刘鑫承受的这一点点舆论压力是多么的渺小?
  接受媒体采访时,刘鑫满嘴谎言,闪烁其词。她说自己不知道门外发生了什么。最让刘鑫激动的点不是提到了江歌的死,而是记者追问她为什么不见江母。她边哭边指责记者:我都已经知道错了,你为什么还揪着我不放!一副全世界她最委屈的样子,可惜却一点不让人同情,反倒让人越发厌恶。
  也就是这时,我突然有冲动觉得网络暴力也没那么糟糕。法律的天平不是永远平衡的,有些错误法律制裁不了,所以才有伦理道德。如果现在我们选择了理解,选择了原谅,选择了让这件事过去,刘鑫如愿以偿继续过着“堂堂正正”的人生,没有被扭曲成“坏人”。那么之后的社会,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坏人”:他们“犯了错不认错”“遇事不承担责任”“不懂知恩图报”,以自私自利的姿态放肆地存活在这个世上,践踏消耗着其他人的善意。我们不能让这样的现象出现。
  刘鑫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姿态生活,其实都在于自己的选择。抛弃了良知,就注定要苟且偷生,好友因你而死,人生就注定不会轻松。因为逃避可耻,且没用。
  希望我们都能为保护世界上的善意做些什么。

【作者:软件学院 毕冠群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