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管理学院本科生 马卓尔
发布时间:2017/11/19 09:59:06 点击:
11月18日 星期六 晴
那天回到兴隆山校区,似乎又有着满满的重量感,却始终怯场。如果岁月会催得无意间长出的新痣发暗,早明白的情绪该是快乐便越纯粹。人力班的第一次见面会,刘冰老师提到一句话:“戈七赶路,戈八感悟。”我就在想,最后舍小家,泯天下的无名,携着各路侠士的嘱托,立于黑风剑雨中,敏于无畏无声,这之中每一场色彩的转换,都是经历成熟后的蓄势积淀。
成长或许是一步步走向优秀,自己的故事当次次面对现实,追求内心未完的梦。我很幸福来到了人力的班级,身边每一个人的光芒,好像重又燃起持续不断努力的热情。老师在讲课时经常会忆起一些旧事,就像那次火烧云阵满了家乡的整片天,在马路对面,那个白盖头迎风飘扬,身影略显佝偻依旧气质如兰的老人,轮回般地凝望着,是我又在害怕恐惧急于胡思乱想了吧.回到家,湖上灿烂的光影直到夜幕低垂时的淡淡静谧,不知怎地仿佛就是自然的旋律,唱与她听。可是自负的原创难懂的思想,老人会听到吗。我还没未她刷过一次碗,还没好好说过一句话。之后我全新的风貌有太多想与她谈起,平常的事非要戏剧性地,到后来还未奔跑就先跌倒,难过自己却忘了给她说句后悔。那年冬至,重又翻到父亲的小诗:“土圭的杆影,钓出一个冬至。饺子的模样,短暂的白,漫长的香,回旋着阳光的指纹。女儿蘸着妈妈炝的醋,尝了一口就满满十八岁。她悄悄告诉我,爸爸十八岁有点冷,我开始一点点帮女儿拉长白昼。”感谢父亲,让我在写随笔时总会莫名的童话感,是一种真实的流露,或是转弯的思索,这种一气呵成的流露很动人。有太多时候想为自己的不懂事为他说句抱歉,话到嘴边又不诚恳,就任由时间冲淡继而十分疑惑愧疚。
怀着感恩,念着相遇。记得十一陪父母游上海的场景:街上热闹非凡,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声音与态度。路中央驶来一辆军旅卡车,斜板放达底触地面,脚步声整齐有力。一位位衣着精神的军人依次走下车来,我们正疑惑,队伍已分成几路小组。哨声嘹亮,军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喧哗声里,自成一道风景线。各处街道都有参观游赏的人群,于高处之上,就望见密密麻麻的点,每到灯火初上,海藻藏在涟漪里透着静谧的神彩,唯有轮渡时偶然一声鸣响,海风清爽带着些许湿气,霎时心无旁骛,自由行走。希望在人力大家庭里,能够有更多新的发现,传奇的清白之年,期待我们精彩非同的故事。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view-sdu)
也将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
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管理学院 2016级 马卓尔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