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 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CERNET论坛志愿者 王毓珺
发布时间:2017/11/21 12:27:58 点击:
11月20日 星期一 晴
悬着的心在经历了一天的无规律声波振动图后,终于踏实落地。
CERNET这个专有名词在看到志愿者招募通知之前真的是第一次听到,从来没有挖掘过校园网的背后是这样的巨头——国家投资教育部负责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CERNET)。于是冠冕堂皇地给这次志愿活动扣了一个大帽子:致力于更高更快更强的高等教育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贡献小小的一份力。一天半的志愿,太多的细节打动我。
山东大学会务组的每一个老师,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直接参与,从大会开始前志愿者培训,到注册报到时的“随叫随到”,他们比我们任何一个志愿者都忙。我们所做的是流程化的一般规律,他们要处理的却是时不时的突发情况。早上8点,到达会场的时候会务组的老师们早就开始了工作,我们穿着山大红的文化衫,面对着不同的资料、不熟悉不顺手的工作,面对未知,不确定性的风险感知一直存在于潜意识中。第一位注册的老师毫无征兆地来了,三项工作两个同学,完全不至于手忙脚乱,但就是慌里慌张——果不其然,忙中出错,多发放了一个会务袋,意味着我们扔出去了800元的会务费!太多的错误因为怕错而一错再错,所以我向老师“坦白”了。意料之外,老师的语气没有一丝责怪,了解情况后向每一组说明,又叮嘱我们有问题说出来就好,我们不怕犯错,有一丁点疑问直接找老师就好,我们不怕麻烦。不是以志愿者而是以山东大学母校的孩子的身份来帮忙,与老师们同级别的午晚餐待遇,时时刻刻的关心,无限饮用水供应,“所有问题推给我们大家千万别受委屈”,老师们的赤诚关爱,我们感受得到。
一天的小群体,在合作交流中让我产生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归属感。我们的注册报到是按区域划分的,每一个区域报道高峰时段、区间都不尽相同,虽然事前有详细的分工,但是自发的互相帮忙“墨守成规”;还有同时进行的分装会务袋流水线作业,总计一千多份的会务资料袋在有条不紊的分工中产生,这个时候,脑子里只能映射出“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校区,放下手机畅谈,我们从校园生活经验交流到土建的大长腿男神老师,初遇的陌生到分离前的亲近。不分你我,山大人是一家。
靠谱热情耐心,愿这些闪闪发光的亮点“永续计息”传承于一代一代的山大人。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view-sdu)
也将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经济学院 2015级 王毓珺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