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图书馆馆员 李子祎
发布时间:2017/11/22 11:54:44
11月22日 星期三 晴
11月是山东大学中学生体验月,山东大学图书馆是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场馆之一。我作为蒋震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接到了负责接待中学生们的工作。由于曾多次接待过校内外的参观访问团体,所以这次并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但我还是用心准备了讲稿,尽可能用欢快的语气,简单易懂的语言使中学生们可以快速了解山东大学图书馆的概况。
在体验月活动的前两天,我拿到了活动流程,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半,总共十二组的参观团队,每组大概有师生150多人。看到如此庞大的参观人数,我与馆领导一起做了周全的路线规划和人员布置,力求当天可以让来馆参观的中学生们可以有序的全面的了解我们蒋震图书馆的每一个阅览室。我还惊喜地发现原来要接待的是我的母校——山大附中。我特别开心,也更加期待能在毕业十几年之后看到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终于等到了活动日,我一大早便来到了蒋震图书馆,将工作区域打扫干净,等候中学生们的到来。
上午八点,第一组参观的中学生来到了蒋震图书馆,我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由于参观的人员众多,我首先要将中学生们的队伍排号,还要维持好馆内秩序,尽量不打扰到读者们。然后我便开始介绍山东大学图书馆的概况、馆藏和馆舍等内容,同学们认真地一边听一边做着笔记。当我带着他们一间一间地参观阅览室时,看着他们穿着校服穿梭在书架中的身影,想着当年,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如今我有幸带着他们参观山东大学的图书馆,不禁感叹光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我们指尖流过了。
接近九点的时候,第二组前来参观的中学生到了,我又一次开始了我的讲解。当我带着同学们参观蒋震图书馆四层的社会科学新书阅览室时,我被叫住了,回头便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在愣了三秒之后,我激动地喊了一声“郑老师”!
郑老师,是我在山大附中时的班主任。我们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当时,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我忘不了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忘不了他在课堂上讲数学时的样子,更忘不了我们晚上在教室办黑板报时,他一直陪着我们,护送我们回家。三年,我的整个初中时代,都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进步,从一个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少年。这次的相遇,是我毕业十几年后,第一次相见。郑老师,现任山大附中分校校长,如今已是一位两鬓有些斑白的中年人了,可是在我看来,依旧是那样的风度翩翩,和蔼慈善。我和郑老师相互寒暄问候,就像是多年的老友重逢,那样亲切温暖。
因为我还要继续带领中学生们参观图书馆,所以我和郑老师的见面时间非常短暂,甚至连一张合影都没有。在我送走第二组的同学之后,我想要找到郑老师,希望可以和他拍张合影留下联系方式。可当我追下楼去的时候,已经找不到郑老师了。我想也许他还有工作要忙,虽有遗憾,却依然很庆幸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与他相遇。我将会一直记得郑老师对我的教导和鼓励,也会永远祝福他一切顺利,幸福安康。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view-sdu)每天
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山东大学蒋震图书馆 李子祎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冯笑】